燕军太大伤亡而导致他在永乐年间被针对。
哪怕在当下,朝鲜也依旧不断的向东北扩张,通过铁岭卫方向,不断的对东海女真进行蚕食。
这样的局面下,大明突然说要围剿倭寇,并且还要带兵在朝鲜西面的近海地区围剿倭寇。
在大明的沿海没有太多岛屿,反而是从朝鲜的全罗道到北边的鸭绿江,再到辽东金州这上千里航道上拥有着大大小小的岛屿。
面对这个问题,李景隆没有过多粉饰,直言不讳的将他所看到的小院情况告知了朱元璋。
“可命平羌将军宁正率兵坐镇西宁,以备边塞。”李景隆推荐了开国功臣的老将宁正,朱元璋也十分满意的点头,转头对身边随身太监吩咐。
李景隆轻装突袭开封,直接缴了他的兵权,这个过程中朱橚几乎没有反抗的机会。
朱高煦倒是不管那么多,只是吹吹便抿了一口,也没发表什么感想,而是直截了当的询问李景隆:“曹国公来我这里,可否得了爷爷的准许。”
如果让朱高煦在外行走,四处招摇,那这功劳到底是要算给他,还是算给东宫?
前世朱高煦记得金州被倭寇入侵的事情,不过前世之中这件事情十分严重,倭寇不止屠戮了中左所这一个地方,还在金州的各地制造了好几件血腥事件。
这其中,新安若歙上贡的松萝茶则是朱元璋的偏爱,便是朱高煦等人在武英殿处理奏疏时都很难喝上。
倒是说回来,朱元璋看向了李景隆道:“澎湖巡检司一事,便由你操办吧,从福建迁移六百户人家前往当地便是,反正岛上有屋舍。”
李景隆说着自己的看法,这也是所有人听完朱高煦建议后的第一反应。
朱高煦了解过自家那五叔,如今的他虽然被朱元璋教训过,但手中兵权可是一直还在的。
“奴婢领命”随身太监不假思索的应下,可他才刚刚应下,那边朱高炽便连忙起身作揖道:
林五六一脸无辜,朱高煦却白了他一眼:“怕是你不愿意给。”
实际上二人辈分同辈,说起来还是表兄弟,不过老朱家的第三代男丁太多,而且与李景隆年龄差距太大,所以除了朱标那一脉,其余第三代子弟都与李景隆不太熟悉。
朱高煦起身回礼,同时送李景隆走出了院子。
可是,如果大明不围剿朝鲜西岸的倭寇,那辽东半岛的东线就一直有被倭夷入寇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