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
明初的朝鲜可不是明末和清朝时期那废物模样,事实经历了武人当国和蒙元干涉,以及围剿红巾军的各种战事,李成桂治下的朝鲜依旧能打。
“你有推荐的人吗?”听李景隆这么说,朱元璋便已经知道他想要举荐人,特意询问。
今日一看,似乎是自己的提醒起了作用,倭寇只是在屠杀了中左所后便离去,想来伤亡不少。
“此前魏国公在任时,杨文能颇有斩获,想来是得到了你的提点。”
朱高煦就像是皇帝手中的一块试金石,至于皇帝用他来试谁,不言而喻
殿外的李景隆闻声入殿,走入正殿后拐入偏殿,并在入殿后五拜三叩,作揖唱礼:“臣曹国公李景隆,参拜陛下,陛下万福安康。”
“我瞧他兴许只是伪装,等出来之后还要再犯。”
朱元璋展露出了强硬的一面,他并不害怕和朝鲜撕破脸皮,况且他也不觉得朝鲜的李成桂会那么傻。
“自然得了陛下恩准,不然我怎敢来寻你。”李景隆轻笑,他能得到朱元璋的信赖,可不仅仅因为血脉和背景,而是为人处世和能力。
“至于南边,其实与我先前所说的无误,只要按部就班就能清剿闽浙及两广倭寇,不过南洋的倭寇一日未灭,两广及福建则难安。”
二人没有一句寒暄的话,直到李景隆走出院门,朱高煦才转身回了院子。
想来,这次犯事的倭寇就在这些岛屿上藏匿。
“臣领命”李景隆没有惊讶太久,下意识应下朱元璋的话后,便起身随朱元璋走了出去。
李景隆抬手作揖,以一个同辈人的身份和朱高煦交谈。
思虑再三,朱元璋还是准备先礼后兵:“让礼部的人将金州和倭寇北逃的事情告诉李成桂,并告诉李成桂,若是朝鲜不愿意天朝出兵围剿倭寇,那就让他们自己出水军围剿倭寇。”
“皇爷爷,高煦”
李成桂对大明确实很恭顺,但这是在大明不影响他利益的情况下。
却不想这闲暇时的兴趣,到了这个世界却成了他在平倭上的利器。
在他回来的时候,一直蹲守的林五六也从耳房之中走出,手里还抱着一个小箱子。
“九江,起身吧,自家人面前不用那么多礼数。”
“曹国公是来询问我防倭事宜的吗?”
只可惜他这样的人就因为靖难和燕军作战,带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