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此时物理研究院内相当热闹,很多研究人员听说终于找到了完美解决密封性的材料,纷纷放下手头的研究跑出去看热闹。
当赵骏带着诸多宰相过来的时候,院长郭谘正带着人在进行最后的调试。
效率提升上来了,所以刚开始跑的时候,蒸汽机能够达到瓦特改良之后的蒸汽机速度。
刚开始能达到每小时30多公里的速度,但时间久了,速度就会降下来。只能拉着铁皮车厢每小时跑七八公里,跟人小跑的速度没什么区别。
“免礼,你们继续,不用在意。”
哪怕你把蒸汽机内部构造提升上去,但密封性这个致命问题摆在这里,就导致蒸汽机无法量产投入使用。
除非就像赛车那样,火车每跑一段路,到下一个火车站的时候,蒸汽机就换一次铜环和铅垫。
但那样成本和花费的时间还不如坐马车,所以在瓦特改良之前,这是个无解的难题。
现在橡胶终于来到了大宋,密封性这个无解的问题终于有了解。
此刻郭谘带着苏颂等人拆了蒸汽机外壳,将蒸汽机里除了高压锅炉以外的其余铜环铅垫取下来,装上切割打磨的橡胶环和橡胶垫。
之所以除了高压锅炉以外,是因为高压锅炉的温度能达到200度以上,橡胶耐不住容易老化,所以里面还是需要铜环支撑,在外面用橡胶垫就行。
这样即便是铜环受热胀冷缩的影响而表面出现裂缝,橡胶垫也能够保证里面的蒸汽跑不出去,依旧处于内部循环当中。
直到这个时候赵骏和诸多宰相们才看清楚了蒸汽机内部的构造。
它的体型极为庞大,光一个车头就达到了两吨多重,里面主体部件有往复式蒸汽机、高压锅炉、节气阀、离心调速器等几个大部件组成。
其余各种各样的管道、缸泵、铁链不知道多少,整个结构极为复杂,看上去眼花缭乱,非高校理科专业水准完全看不懂。
这也让包括赵骏在内的诸多宰相震撼于工业的厉害,亦让他们对物理学院的这帮研究人员充满了敬佩之心。
虽然朝廷对于学院的支持不遗余力,基本上他们要多少钱朝廷就给多少钱,什么铁、铜、铅之类的原材料更是堆积如山地给。
甚至赵祯还直接在历史里找到了蒸汽机的构造和制作方法,大大节省了他们研究的时间。
但这就好像后世,毛熊老大哥的专家撤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