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也没有再纠结此事,道:“关于人才培养,你有什么想法?”
陈景恪整理了一下情绪,才说道:“首先印刷经典书籍低价出售,让普通人也有书可读。”
“其次彷照国子六学,在州县开设州学和县学,招收普通人家的孩童入学。”
“科举也可以大力推广,在州设立州考,县设立县考通过一级级选拔,遴选出真正的有才之士。”
此时李世民已经被震惊的有些麻木了,陈景恪的那位神仙老师是真神啊。
把他说的这些东西整理出来,几乎可以说是对国家进行一次全面革新了。
关键是这些建议不但具备很大的可行性,还处处都切中时弊,或者切中了未来必然会出现的弊端。
李世民不禁再次升起了那个念头,难道陈景恪真是老子的弟子?
要不然哪个神仙会如此帮助大唐?
接下来他又询问了其它问题的答桉。
关于府兵制崩溃问题,陈景恪的回答是:“改成募兵制,或者缩短府兵服役期限。”
“把半农半兵的府兵改成职业军人,服役期限有二十岁到六十岁,改成固定的十五年。”
这个是参考了古罗马曾经的军制,招募职业军人服役十五年,这些脱产的职业军人战斗力可谓是超强。
针对吐蕃人的办法,不外乎是挑拨离间扶持竞争对手:“吐谷浑、白兰部和吐蕃那世仇,应当扶持两国和吐蕃为敌。”
“象雄和苏毗虽然被吐蕃所灭,但两国的贵族并不服吐蕃统治,朝廷可以扶持他们复国。”
“最好往吐谷浑迁徙一些汉人百姓,让他们适应高原气候。将来从这些汉人移民里招募军队,在高原上和吐蕃作战。”
关于投降的各个部族,陈景恪明确表示要改风易俗:“宣扬华夏文明思想,刚柔并济让各部改风易俗。”
“使其变成唐人,而不再是什么突厥人、铁勒人、党项人防止有朝一日发生动乱。”
并且还拿一件旧事稍稍指责了一下李世民:“当初圣人不顾群臣反对,引突厥人入朝。以至于长安处处皆有突厥人身影,此举有欠考虑。”
“但既然已经做了,就应该坚持到底,彻底折服突厥人让其融入大唐。”
“可是后来因为阿史那结社率一人叛变,就迁怒于整个突厥部族,把他们迁徙到长城以北,此是为善始而不能善终也。”
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