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景恪继续说道:“还有就是大力推广医术,培养更多的医师,减少病亡率关于人口我就这么多想法了。”
李世民不置可否,道:“粮食问题呢,你有何法?”
陈景恪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思索起来。
关于粮食产量问题,他还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生产化肥明显是不现实的,就只能从种子着手。
从中南半岛引进三季稻在江南试种,并和本土道杂交培育出产量高口感好的稻米。
这个建议之前他已经提过了,李世民已经派人去做。
除了改良稻种,就只剩下去美洲寻找红薯和玉米了。
至于土豆,这东西的初始产量并不高,欧洲人经过上百年的培育才有了较为高产的品种。
红薯才是天生高产,欧洲人从美洲获得的种子,直接播种产量就有数千斤。
后引入中国产量也很高,徐光启总结的‘甘薯十三胜’里就明确有写:亩产数十石。
玉米则是被印第安人培育了数千年,种子已经相当成熟,产量很高。
所以这会儿去美洲,最重要的就是把红薯和玉米种子取回来,至于别的种子就随缘了。
想到这里,他斟酌道:“我隐约记得,梦里老师告诉过我,对面那个大陆上有良种,可亩产数石乃至数十石。”
李明达眼睛一下子就瞪大了,不敢置信的看着他。
李世民更甚,眼睛死死的盯着他,道:“你可知欺君之罪?”
陈景恪心中一窒,咽了口唾沫道:“老师是这么说的,真假我也不知道。”
李世民深吸口气,按捺住激动情绪,道:“把你老师说的良种画出来。”
陈景恪也不敢废话,提起笔就把玉米和红薯画下来,又把土豆、南瓜、向日葵、辣椒、西红柿等都画了下来。
想了想又把金鸡纳霜和橡胶树画了下来:“这些都是老师告诉我的种子,都挺有用的。”
单独把玉米和红薯抽出来,道:“这两种就是高产的良种。”
李世民仔细观察了这两幅图,然后小心翼翼的把所有的图都收了起来,道:
“好好整理一下你老是教你的‘无用杂学’,看看还有没有什么好东西。”
说‘无用杂学’这几个字的时候,他加重了语气。
陈景恪讪讪的道:“好,回去我就好好回想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