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此以往海内空虚,天下疲敝,民生凋零。恐怕会重蹈当年暴秦那般景象,陛下三思啊。”
大汉蒸蒸日上,南方诸国纷纷来投。国内更是大修道路,方便四方百姓,带动了各地民生。
一场洪水泛滥,朝廷不惜花费重资,也要为百姓修建堤坝,造福于民。
百姓对朝廷感恩戴德,哪有什么不满?
太常这话,实难服众。
栗贲看向直不疑,对他说:“太常说军费开支日益增加,确有此事。”
“可要说因此增加百姓负担,这话就言重了。”
“大汉对外出兵有三,一为奇袭龙城,二为夺取河朔草原,三为打通河西走廊。”
“每次出兵,最多的不过五万大军。”
“相反,得到的却是倍增。”
“此为其一。”
“其二,太常说增加百姓负担,然而现在我大汉百姓安居乐业,天下安安,海内充盈。”
“并无受到影响。”
“仅仅是河朔草原畜养的战马,便足以装备我大汉十万大军。朝廷,不再需要以高价向匈奴人购买战马。”
“再者,自从河西走廊打通以后,东入汉境的商队络绎不绝。”
“这就为我大汉,带来源源不断的巨大收入。这一切,都是王师至讨,节节胜利带来的结果。”
“太常只看见花费出去的钱财,为何没看到我大汉实际得到的利益?”
直不疑听到这话,不禁有些动摇。是啊,大汉这两年是打了不少仗。可却是越打越强大,越打国内越是安定。
南方诸国臣服,纷纷望北而归。
闽越、东欧、南越,皆已臣服。剩下夜郎诸国,在那瑟瑟发抖,心中恐惧不安。
最近,听说距离大汉最近的南方诸国,心思起伏不定,似有归附之意。
这一切,都是王师不断征战四方,打下赫赫威名所争取到的。
开疆拓土之功,当可传世。
百姓越来越自豪。
不论走到哪里,都可以挺起脊梁对别人说:我是汉人!
这是以前实行和亲之策时,从未有过的。
大汉百姓,哪有反对用兵的声音?
反而是参军入伍的人数,不断上升,人人争先,想要建功立业。为大汉,建不世之功。
“强大的军队,是保障大汉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