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定不负陛下重托。”
“臣,叩谢陛下隆恩。”
窦婴负责赈济灾民,再让郑当时、徐伯开渠治河,浞河水患,将大为改观。
水患之事处理完毕,刘荣脸上露出笑容,继续说道:“转眼已是深秋,各国使臣即将来京朝拜。”
“朝廷,也将要举行一年一度秋季大朝。”
“大行令。”
王恢一撩下襟,起身离榻,躬身一拜:“臣在。”
“各国来使朝拜之事,准备的如何了?”
王恢再拜,透过指缝悄摸观察,恭敬说道:“禀陛下,按照惯例,臣已派相关人员在边境等候。”
“只等各国使臣一到,便可启行前往京都。”
刘荣看向殿外,若有所指:“洪水滔滔,边关多有战事。值此之时,南方诸国,不能出事。”
别的不敢保证,这对属国一应事宜,王恢可以说是胸有成竹。
笑着拱手拜道:“陛下放心,绝对不会有事。”
“禀陛下,臣有话要讲。”
不知何时,栗贲站起身来,声若洪钟朝刘荣躬身一拜。
栗贲一向低调,并不冒进。今天一反常态,如此喧哗,这是怎么了?
众公卿带着疑惑,纷纷向他看去。
刘荣眉头动了动,淡然开口:“御史大夫既然有话,那就说吧。今日是廷议,言者无罪。”
袁盎心里直犯嘀咕,心道陛下为何说言者无罪这句话,莫非知道他栗贲要说什么不成?
瞄了眼坐在前面的窦婴,只见窦婴脸上露出一丝揶揄,仿佛早就料到栗贲会站出来说话似的。
难道,昨日栗贲告假,是奉了陛下的旨意,秘密公干?
仿佛像是在印证他的想法,栗贲的话如同奔雷一般,在殿内回荡,震撼了在场每个人。
“禀陛下,汉匈开战以来,南方诸国多有异动。臣听闻,夜郎国曾多次与滇国、哀牢、南越秘密会盟。”
“似有不轨之图。”
“汉匈之间刀光剑影,边关多有战事。而南方诸国,若是再有异动,则将后方不稳。”
“我大汉倘若被两面夹击,形势将危。”
“故,臣斗胆谏言,值此敏感时期,应当在来使到京之时,向其展示我大汉军威,使其不敢妄动。”
栗贲言之凿凿,说的掷地有声。
王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