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荣笑道:“筑堤筑坝,事关千秋大业,百姓民生。是功在当下,利在千秋之事。”
“农,天下之本。泉流灌,通沟渎,畜陂泽,以备旱时。”
“朕准卿所奏。”
“先生但有需求,只管找大农令划拨,朕一律照准。”
窦婴真诚拱手拜道:“陛下圣明。”
刘荣站起身来,踱步在殿中,脸色沉重对他说:“浞河泛滥成灾,朕看究其原因还是上游所致。”
“先生应该知道,浞河原本清澈,所携泥沙并不算多。可短短几十载,河水逐渐浑浊不堪。”
“一旦降下暴雨,便会泛滥成灾。”
“所以,朕以为,治理浞河首要,还需上游固土,防止泥沙奔流,从而河床日益增高。”
窦婴跟在刘荣身后,附和道:“陛下所言甚是。浞河原本为清水河,历年来所携泥沙逐渐增多。”
“不解决上游,确实无法根治。”
刘荣想起后世治理方法,对他说:“连日来,朕屡屡翻看历代治河之法。”
“觉得想要治理好浞河,除了筑堤筑坝之外,还得分两步走。”
窦婴一顿,询问道:“不知陛下所言,是哪三步?”
刘荣正色道:“上游固土,中游分流。”
“上游广植树木,以固土。”
“中游分流浞河,分为内外两条河流。这样一来,浞河所携泥沙便可日益减少。”
“便于清理。”
“同样的,新河一旦完工,也可灌溉农田,为我大汉凭空增添万亩良田。”
固土、分流?
窦婴在心中不住思索,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过了一会儿,窦婴才试探性说道:“陛下所言,确实是良法。不过,恐怕这工程浩大,一时之间难以完成。”
“会不会劳民伤财?”
“重蹈秦始皇修建长城的覆辙?”
窦婴说的隐晦,刘荣明白他这是担心花钱太多。
不过,大汉自高祖无为而治,经历代先帝,多有积蓄。府库之中,充盈无比。
许多铜钱来不及使用,串钱的绳子有的都烂掉了。再加上上次河西走廊一役,凭空又多了无数钱财。
用以治理浞河,还是绰绰有余的。
不过,身为大汉丞相,大汉的大管家,长期以来节省惯了,窦婴对于大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