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好了,被放到火炉上烤了吧?
轻咳两声掩饰尴尬,刘荣略微思索,开始解释起来:“回皇祖母,窦太傅讲诗赋时,孙儿就曾想,若是在其排比上稍加修改,是否能行呢?”
“今日,正好在灞河边有感而发,不自觉就顺着这个思路而行,没想到读来颇为通顺,就这样,想出了这篇诗赋。”
诗和赋,本是同根。
后来根据不同的表达形式,进行了区分。
唐时的诗歌盛行,本质上,和赋差别不大,都是用的排比句,讲究对称性。
不同的是,赋文字较多,较长。
诗,相对而言,较短。
刘荣说根据诗赋而改进的话,就是根据历史上诗赋的演化而来的。只不过,这个理念提前了好几百年。
刘荣的话刚说完,太史丞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激动万分对刘荣说道:“太子殿下所作诗赋,用词大气磅礴,臣读来如遭雷击。”
“臣斗胆,可否为太子斟上一觞酒?”
一首将进酒,满篇都跟酒有关,拧巴拧巴竹简,恐怕都能拧几升酒出来,这也难怪太史丞会这样说。
一旁的太祝见太史丞抢先一步,不甘示弱也跪在地上,想要为刘荣斟酒。
太祝的争抢,引起了更多大臣原本就按耐不住的心思,纷纷上前,跪倒在地,请求为刘荣斟酒。
没别的,主要是将进酒写的太嗨了。
通篇无一处不透着酒字,不少读来的大臣,莫不是觉得这是刘荣饮酒后所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