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都基本上一脸澹然的朱由检。
“恭请殿下安”
成德规规矩矩的躬身作揖,没有表露出一点不同于常的举动,而朱由检也微微颔首:“孤尚安。”
一个“尚”字让成德忽的抬起头,他满脸惊愕的看着朱由检,仿佛在询问是谁让他生气了。
他的表情不像骗人,倘若常人和普通官员,都会以为成德是真的不知道一些事情。
不过面对他的惊愕,朱由检却向前探了探身子:
“汝以为,若是我大明日后出现昏君和暴君,那该如何?”
“按照学生从书本上学到的,可行“周召共和”之策,待选出明君,再还政于天子。”
成德小心翼翼的说着,一边说还一边时不时地看向朱由检。
他将自己的自称换成了学生,又托言为“书本所学”,而书本所学便是燕山教材上所讲的一些事情。
朱由检很早就给燕山教材写过国出昏君和暴君,那百姓和百官应该如何应对。
很简单、却也很难的一个政策周召共和。
这是东方历史上最接近近现代“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一个时期。
起因是西周时厉王失政,国内国人暴动攻入王宫,周厉王逃走。
国人平息怒气离去后,宗周无主,之后诸侯推举“共伯和”代行天子职务。
共伯和执政十四年,放逐周厉王,直到周厉王的儿子太子静长大,才把权柄交还给了太子静,而太子静死后为周宣王。
当然,这是一个观点,还有另外的其他几个观点,比如共和执政的是周公和召公,又或者是周公、召公、共伯和三人执政。
三人执政的同时,设置了一个由“诸侯、大夫、国人、奴隶主”等多方阶级形成的议会,平稳的渡过了这段时期。
这段时期是没有天子的,所有事情都是商量着来,而朱由检在教材之中的意思便是如此。
如果有朝一日皇帝残暴,百姓起兵造反,那皇帝可以选择退位,由百姓和内阁、六部选择一位新皇帝上台,或者以“二王三恪”的方式结束皇帝统治。
这个处理方式在于,百姓先起兵,皇帝压不住局面,然后百姓打到京城底下,皇帝才自主选择是否退位。
内阁和六部是没有资格帮皇帝做决定的,只有皇帝和百姓能坐决定,内阁和六部只是第三方。
如果百姓推举的人想做皇帝,那就给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