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检则是波澜不惊道:
“我知道、你只管这么办就行,再按照原来的口粮标准,大明朝一年也迁不了多少百姓,你只管办,百姓自己会选择迁移。”
朱由检的话三分真七分假,真的在于大明在发放军饷和俸禄后,确实没有太多粮食可供大规模迁移了。
假的在于,他说百姓会自己选择这点。
眼下已经天启五年,从泰昌元年到今年,朱由检可以感觉到的是灾害越来越多,并且范围越来越大。
山东更是一连三年没有好好消停了,人祸、天灾把山东祸害的不轻。
如果朱由检没有记错,辽东这个时候反倒稍微安稳一点,所以他才迁移百姓去辽东。
至于说百姓选择,实际上是百姓根本没得选。
以百姓自己的抗灾害能力,顶多能抗住半年或者一年,就已经算是不错的情况了。
但眼下的情况可不是一两年的灾害,所以为了活命,百姓只能追逐救济粮而走。
尽管朱由检知道,这样做有些不道德,但是为了大明和百姓都能活下去,他只能这么做。
旱情之下,朝廷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所以必须用有限的粮食救更多的人。
“旧港必须要好好开发”
朱由检眯了眯眼睛,随后对顾秉谦道:“你退下吧。”
“下官告退”顾秉谦很识趣的离开,而朱由检也在他走后,当即提笔对沈廷扬进行了回信。
他的回信内容很简单,那就是不管消耗多少耗材,旧港必须在明年年底,精垦五百万亩耕地,之后每年都如此。
旧港沿海容易开垦的耕地面积超过三亿亩,次一等的也有四五亿亩。
可即便是次一等的,依旧要比大宁府好开垦,尤其是南海府(爪哇岛)。
旧港耕地一年三熟,亩产三、四石,哪怕只精垦一年,第二年立马种地,亩产也最少能有七八斗,不会像辽东和琉球一样亩产低下。
只要好好开垦了旧港,再收复安南,到时候就可以把旧港的粮食运往安南,把安南的运往两广,把两广的运往东南,以此类推。
沿海一省一省的通过海运迁移,内陆则是靠马车,大明总能熬过去。
如果拥有了旧港和安南、河套的大明都熬不过去,那世界其他国家就更别提了。
想到这里、朱由检也写完了回信,然后派人将回信快马加鞭的送往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