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选择了各种庆祝场地。
用后世的话来说,便是一个大捷的消息,便成功促进了大明两京十五省的消费经济。
当然、有人欢喜有人愁,某一些人听到这个情报的时候,不仅不高兴,反而脸色十分难看。
这类人、无外乎就是下野后等待复出机会的方从哲、孙如游、朱国祚、沈潅、亓诗教等人。
不过相比较他们的不爽,一支被押送前往云南大理的队伍中,得知扫套大捷消息的老头倒是放声大笑。
“好好好我就知道扫套一定能成,现在就看看你要怎么迁移百姓了。”
拿着布告,坐在囚车里的杨涟喜笑颜开,浑然不因为自己坐在囚车里而难受。
不过在他这么说的时候,一名锦衣卫却骑着快马上前,来到他旁边道:
“你倒是成局外人了,殿下和万岁现在恐怕头疼得很。”
说话的人是被朱由检同样调去云南的陆修,与他一起前往的,还有沈炼和陆显二人。
作为朱由检在锦衣卫中最早的班底,他们三人被同时派往云南,显然不仅仅是为了保护路上的杨涟。
杨涟也明白其中道理,于是放下告示,靠在囚车上对陆修说道:
“殿下和万岁头不头痛已经和老夫没有关系了,老夫现在是一个白身,去了大理后便耕地种菜,做个普通百姓。”
“比起朝中的事情,老夫倒是更关心你们三个人去云南干什么?”
“可别又惹起什么战事,让老夫连米都吃不上”
杨涟话里有话,而在后面的陆显则是喊了一声:“杨都给事中请放心,便是我们三人没饭吃,您也不会没有饭吃的。”
“那可说不准,若是打了败仗,恐怕老夫不仅没饭吃,还要被牵连。”
杨涟抓了抓几天没洗的头回应,而陆修见状没说什么,只是下意识握住了自己的刀柄,吊儿郎当道:
“打仗不至于,但是探查消息却是不必可少的。”
“消息不全,殿下怎么对东吁和安南用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