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东西在农业社会就很可能是三年里有两年大规模减产,一年丰收,勉勉强强支应而已。
所以、朱由检要把税收简单化,最简单的就是先确定摊丁入亩,将人头税从按户收取变为按田收取,随后将田赋定额在10%。
至于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变法,则是指“官员地主也必须缴纳赋税”即废除官员、地主免税的特权。
只要废除他们的特权,大明七亿多亩田地,即便每亩只征收10%,但依旧能收上来上亿石粮食。
但这么多粮食如果要储存起来,以大明眼下各地的常平仓和官仓根本不够,因此必须要更简单的收税。
必须从实物税转变成银钱税,而大明没有那么多铜钱和白银来进行实物转银钱的库存,因此货币改革就迫在眉睫了。
银币和铜币必须产生,但面额不能太大,因为面额一旦大了,全国各地就会出现大量粗制滥造的假钱。
而之所以不用纸钞,也是朱由检在为老祖宗背黑锅。
宝钞被朱允炆给玩废了,大明百姓见到了纸质的宝钞就跟见到了毒药一样,避之不及。
因此、只有用金属压印的货币才能保证百姓基本的接受它们。
但是只解决百姓接受没有用,必须让货币流通起来,而怎么流通?这就是皇店该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柴米油盐酱醋茶,衣食住行
这一切都是和百姓有关的东西,而想要推动货币流入百姓之间,最简单的就是将这些东西都官营垄断,只留下小部分的市场和皇店竞争。
一家独大往往是腐败而死,只有分庭抗拒才能长久保存。
朱由检不需要吃下全部市场,他只需要百姓可以把钱币花在皇店,然后让钱币流通就可以了。
时间长了之后,加上对于假币的打击,百姓自然而然会接受这新式的货币。
至于货币的防伪,则是可以避开储量大的赤铜,从而选择数量较少的黄铜、磷青铜、白铜等铜混杂银和锡来铸造钱币。
总之、朱由检所递交的奏疏,表面上是在说卫所的革新,实际上却用卫所的革新,牵扯出了货币和大明税制的问题。
朱由校看的十分入神,并且在考虑朱由检对于卫所革新,以及税制革新的可能。
不得不说、朱由检的想法十分完善,虽然不说十全十美,但最少也十全八美了。
定额田赋来减轻收税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