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看面团,还需要一会儿。
趁着这个时间,顾同舟又给高典讲起来。
“抻面称之为大拉面,什么是大拉面呢?这里就要说到一个标准。拉面你知道,就是将面团反复拉伸、折叠,从而制成的面条。而一般七折以上,就称为大拉面。龙须面需要十二折以上,才能称得上龙须面。”
说到这里,顾同舟顿了顿,又继续说道:“当然,这是以前的标准。现在对龙须面的标准,进行了改变,要求十四折以上,才能算得上是龙须面。”
“十四折!”高典有些咋舌。
这个听起来似乎没什么特别,可是高典是会做拉面的,知道十四折意味着什么。
简单说个数字,十四折,就是2的14次方,也就是说最后的面条总共有16384根面条。
这是最低标准,也就是把一个面团,拉成16384根面条。
龙须面的难度,就难在这里。
拉面一开始很简单,可是越到后面越难。可以说,越到后面,难度是成指数上升的。
理论上来说,龙须面是没有上限的,可以一直拉下去。实际上,现在最高的记录,也就是二十折。
二十折,那是上百万根面条,粗细说是头发丝,也毫不为过,穿针引线都可以。
当然这种程度的面条,观赏性更大于实用性。这种面条一煮可能就没了,想要烹饪,也必须经过特殊的方式。
讲了一会儿,顾同舟开始拉面。
龙须面的难度在于,你拉面的手法必须要极其高超,并且不能犯错,因为你前面的一点小小的失误,到后面来就是致命的。
同时,龙须面对于面团的要求也是极高,温度、湿度都有些极高的要求。不然面团的延展性不够,拉不到十四折那种程度,就会全部断开。
顾同舟拉面的手法极高,每一次拉伸,都让高典看的如痴如醉。
他在脑海里不停的将顾同舟的手法,和自己的手法做对比,收获颇多。
顾同舟讲的也很详细,基本上所有的关键之处,都给高典说了。
他说的是很详细,却都只是讲了一遍,不讲第二次,能不能听进去,能不能学会,就真的看高典自己。
好在高典有拉面的基础,并且他的悟性不差,倒是影响不大。
当顾同舟拉到第十四折时,顾同舟一手举过头顶,一手轻轻一抖。
面条洁白,如瀑布落九天,面条纤细似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