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切入目视剖面,也就是五边的时候。可是,徐离计算了一下高距比,如果在切入目视剖面后再下降,那么飞机就容易偏高。
五边飞机高度偏高的情况在五边长度足够的时候是没有什么大影响的,因为按照稳定进近标准,飞行员有足够的余度来修正这种偏差。
可是,碍于目视盘旋进近保护区的限制,最后目视剖面的只有不到三海里,这个高度已经是在一千英尺左右了,也就是按照稳定进近的标准,徐离只有五百英尺的高度来修正偏差。
然而,徐离计算下来,五百英尺的高度根本就修正不了高度偏差。倒不是就落不下去,而是在五百英尺以下,飞机的下降率会超过稳定进近的标准。
这就给徐离带来了一个两难的选择,是违背标准操作手册,提前一些下高度,还是违背稳定进近标准?
此时,徐离已经没有过多的思考时间了。几乎就在一两秒的空档,徐离就做出了选择。在转弯过程中,还没有完全切入目视剖面之前,徐离就是用垂直速率的方式以一个小的下降率提前下降。
这下一动,原本都有些垂头丧气的王德胜眼光大亮,不过,他没有说什么。
在提前下降的作用下,飞机的高度就很好解决了。徐离在转入最后目视剖面后,断开自动驾驶,在目视条件下,安全落地。
在此之后,便是一切如常。
等飞机滑入停机位,发动机关车,刚做完关车检查单,急不可耐的王德胜就开始兴师问罪了:“徐离啊,你确定知道目视盘旋进近的标准程序怎么飞?什么时候开始下降,sop上是怎么写的?”
“在加入最后目视剖面再开始下降。”徐离将检查单插入遮光板的卡槽里,面色平淡地回答道。
一听徐离这么说,王德胜大喜,但是很快收敛喜意,装成一副隐怒的样子:“那你什么时候下降的?刚才在天上,你信誓旦旦地说要飞目视盘旋,结果还是个半吊子,你知道提前下降是要出问题的。”
“确实是我的问题。”徐离叹了一口气:“我没想到咱们的sop还有问题。”
“嗯?”王德胜愣住了:“你是在质疑sop吗?你自己做错了,还敢把错误推到sop上?你提前下降,万一出现地形警告了怎么办?”
徐离抹了下脸,偏过头,面朝着王德胜:“那应该怎么飞?”
王德胜倒吸一口凉气:“你是在反问我吗?是我检查你,还是你检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