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生打量几人一眼,“我要修建个小厨房和两个锅灶,两天内完成。中午提供一顿饭,工钱一共十块大洋。”
“俺们去!”几人喜笑颜开。
十块分给六名泥瓦匠,每人可得一块多大洋呢,他们半个月都不见得能赚到。
先前那人很不高兴,瞪了其余人一眼道:“这是俺先接的头!你们去了都得听俺的!”
“哎,许老哥这话说的,兄弟们哪回没听你的……”
泥瓦匠们领着昙生去买了石灰和砖头,然后一担担挑回铺子。
第二天下午,铺子已经焕然一新。
铺子墙壁粉刷得雪白,门口砌了一个半腰高的柜台,柜台里头砌有两口小灶,可烧木材,也能烧煤炭。
小灶旁边有木制长案,和面做包子可以在上面完成。
铺子后院的三间小屋也被粉刷得亮亮堂堂,一间做储藏室放置食材,一间给老爹和老娘住。
另一间,便留给狗剩和三丫放学回来歇脚。
第三天,昙生定制的八张桌子和十几张长条凳运到铺子里摆好,锅碗瓢盆也陆续送来。
王大贵喜不自胜,跟二儿子现学做起了油煎包子。
油当然是昙生悄悄从农场里拿出的,由阵灵做的豆油,足有五六桶,存放在后院储藏室。
除此之外,还有好几袋面包果磨制的面粉,以及阵灵在果园种植的几筐蔬菜。
像豆角青菜萝卜大白菜等等,都能做包子馅料。
铺子门口的锅灶上热气腾腾香气四溢,很快吸引来好多客人。
这年头的人们,肚皮普遍缺油水,望见金黄油亮的包子,都愿意花上几个银角买几个尝尝。
老爹王大贵将包子定价十个铜币,也就是一分银币。
如今的钱币大致兑率:一块大洋可兑换十角银币,一角银币等于十分银币,一分钱又可换十厘钱。
而铜币就相当于厘,有的地方连一厘也换不到。
一分钱买一个油煎包不算便宜,要知道,现在一名普通教员的月薪也不过八块至十二块大洋。
就是一名政府普通职员,他的月薪也差不多如此。以十块大洋算,不过就是一千多铜币。
别看现在的粮食金贵,搁在以前,一斤大米不过三分钱就能买到。
一锅素馅油煎包子很快卖完,但还有人排队等候下一锅。
老娘柳桂花和柳秀英忙着包包子,黎小娥和晚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