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瓶?”那老板迟疑一下,对秦喻说道:“要花瓶我这边有不少,梅瓶、琮瓶、春瓶都有,但是成对的不多。只有一套青花玉壶春瓶,我拿出来给您瞅瞅,也烦请陈爷帮忙掌掌眼。”
说完那老板请两人稍后,起身从库房拿出一个盒子。打开后,里面一对青花玉壶春瓶,那老板将瓶子放好在桌上,然后示意两人过手。
玉壶春瓶和梅瓶不同,梅瓶特点是小口、短颈、丰肩、瘦底。因为口小,插入一支红梅再无缝隙插其他花枝,古人为其能够彰显梅花孤傲气质,将其称之为“梅瓶”。玉壶春瓶则是喇叭口、细长颈,如现代花瓶相似,反而更易插花。
秦喻对于古玩不懂,只是感觉这对玉壶春瓶挺漂亮的,白底青花,上有蔓枝缠绕,下绘有人物图形栩栩如生。虽然笔法简洁,却有一种由内而外的华贵之色。
“陈大爷,您看如何?”秦喻看向陈景辉。
那老板也面带考究的看着陈景辉,这对花瓶,无论从胎色、釉色、器型都和清三代的青花很像,当初他拿到手时,也以为是清三代官窑仿元青花,后来仔细上手后才发现差点打眼。
陈景辉仔细看了一遍才对秦喻说道:“这对瓷瓶属于民国时期蔡寿生大师仿元青花的作品,你看这边蔓枝上有个‘生’字,这就是蔡大师留下的暗记,如果不小心的话,还以为是枝条呢。”
那老板对着陈景辉竖起大拇指:“陈爷真是好眼力,这么快就能找出破绽。如果您要是做瓷器,肯定比我要强。”
“惭愧,惭愧。那老板这对瓷瓶我听马爷说起过,因为马爷提过这是民国高仿,所以我才按照这个线索来寻找破绽。”陈景辉到也光棍,直接说出自己作弊。
“还是马爷高明呀。”那老板听了陈景辉的话,感慨道:“当初我在大柳树淘这对瓶子时,马爷也在场,原来他当时只瞅了一眼就瞧出来破绽了。我还以为自己捡了一个大漏呢。”
这要是清三代官仿元青花,而且还是罕见的对瓶,如果上拍的话最少能到三四百万,但是民国仿元青花,尽管也是大师之手,这个价格就要相差十倍。虽然对比那老板当时十万元的收购价也翻了几倍,但是心里落差还是不小。
“那老板,这对花瓶我很喜欢,您开个价吧。”秦喻看着东西不错,陈景辉也帮忙确认过,直接找那老板要价,这也是这一行的规矩,货主开价。
那老板踟蹰一下,对秦喻说道:“既然您是陈爷带过来,马爷也给您介绍过,您给三十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