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机的跟拍会在人群中进行,原本躺在地上的死尸,会被摄影机全程记录,如果秦喻按照原计划骑马进行刺杀敌首,那么有可能会踩到装死尸的群演,增加危险性。
所以马玉成给秦喻设计了新的动作,需要他的动作如同猿猴一般,手持两把短刀揉身而上,还必须要在摄影机既定的跑位位置,动作必须要干净利落,所有阻拦在面前的敌人都要一招毙命。
“这一个动作我可以使用短刀攻击膝盖,然后翻身到他后背,衔接一个背刺,效果估计更好一些。”秦喻并没有完全按照马玉成的招式进行演练,而是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如果说想要干净利落,招招毙命的“黑龙十八手”更加适合,秦喻刚才的提议就是使用其中的一招。而且这样拍摄的效果会让姜午阳的动作更加系统化,符合他的人设。
马玉成并没有反驳秦喻的建议,大不了拍摄时临时调整都行。现在麻烦的不是几名主演的动作设计,而是现场几百名群演的动作沟通。原本他们只需要按照原有的拍摄经验,在外围进行捉对厮杀,有摄像机移动过来时增加一些力度,没有摄像机时甚至可以拿着刀剑进行摸鱼。
现在则不同,他们其中有一大部分都是需要重新进行按照武行的动作设计来进行攻击,攻击的部位还是指定的位置,可以让血浆爆出来,这对这些群演就是一份考验。特别是来自程家班的武行大多是来自香江,满口的粤语让他们听着更是头大,最后秦喻和李莲杰等人充当翻译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动作编排。
这样的调整,必然造成拍摄的难度增加,其中光是姜武阳带着山字营两百弟兄冲刺的这幕戏,就拍摄了一天,每一个被火枪弹丸击中的士兵特写都被尽在咫尺的摄影机捕捉到,其中发现表情不到位就需要暂停重新拍摄,血浆喷射的位置不准确,也要需要重新拍摄。
这样最终在当天晚上程可辛召集主创团队观看回放时,无论是士兵流血的脸部、杀红眼的狰狞表情都仿佛出现在面前,这时众人才找到了程可辛所讲述的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只是按照这个思路继续拍摄,原本准备七天拍摄完成的这场戏足足拍摄了二十多天才结束。
紧接着进行了苏州战役的拍摄,第一场戏的拖时已经打乱了剧组的拍摄计划,第二场戏里有不少群演提出回老家过年,剧组只好加了一笔费用才留下大部分满足拍摄需求。
这部戏开机一个月左右,剧组费用大大超出预算,除了拍摄时长的场地费用支出外,人员费用支出占了很大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