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讲的那些经文,艰深晦涩,枯燥乏味,没半点用处,不学也罢。”
“胡说。”太后斥责了一句,又叹道,“我们鲜卑人马上得的天下,都不喜欢读书。但中山王以后是要辅佐皇帝治国的,没有学问可不行。”
“经文和治国是两回事。太后不如派学识渊博的大臣来当小王爷的老师,他们通晓政务,是治国的专家。”
太后沉吟道:“太史令说得有道理。不知谁可担此重任?”
“听说尚书申绍学富五车,忠心为国,微臣推荐此人。”
“此人言论悖逆,已打入大狱。你另提一个人选吧。”
沐弘本想借此搭救申绍,见太后不做理会,只得罢了。
“微臣听说郎中高泰足智多谋,经验丰富,可让他来教小王爷。”
“高泰是慕容垂的下属,已被免职。”太后疑惑道,“你为什么不提当朝的大臣?”
沐弘心想,物以类聚,如今的朝廷里还有什么好货。硬着头皮劝谏:“吴王手下能人众多,全都被免了职,朝野上下未免议论纷纷。高泰并未参与谋逆,也没有跟随吴王叛逃,说明他还是忠心于大燕的。太后何不起用此人,也可消除外面的非议。”
太后犹豫一下,说:“那就让他当尚书郎,兼冲儿的师傅。”
“太后圣明。”
太后一只手撑着头,很疲倦的样子,半天没有说话。
沐弘问道:“太后宣微臣前来,就是为了此事?”
太后一愣,失笑道:“我把正事给忘了。代王多次遣使臣来求娶公主,你给算算,他们两人的命理是否相合?”
沐弘说:“代王与公主的命理不合,不能般配。”
“你没算怎么知道?”太后沉下脸来,“太史令,你不要仗着哀家宠信你,就敢胡言乱语。”
“太后息怒。”沐弘跪下说道:“容微臣解释:代王年老昏庸,已经掌控不住大权。他有十几个儿子,都已成年,暗中争权夺利,觊觎王位。公主嫁过去,即使生下王子,也无法和他年长的哥哥们相比。一旦代王归西,他的某个儿子即位,公主的作用就消失殆尽。”
太后想了想,说:“你说得没错。但是代国和我国是多年的姻亲,燕国先后嫁了两位公主过去。如果拒绝他的求婚,只怕两国关系就要破裂了。”
“代国的经济、军事、人口远不及大燕,怕他怎地?燕国只有这一位货真价实的公主,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话糙理不糙。”太后笑了笑,“你起来吧。唉,清河虽不是我生的,但从小在我膝下长大,和亲生的没有差别。先帝只有这一个女儿,我也想让她能嫁得好,一生幸福。日后在地下见到先帝,我也可以问心无愧。”
沐弘见她言辞真挚,心中感动。这位太后年轻丧夫,守节十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