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银子没给,这么点时间,就攻下了鼎州,老三真不愧是我三叔的徒弟啊。”王妃跟着高兴起来。
良玉欢喜道:“大哥,怎么回信啊?三弟手上可有两万多降兵了,朝廷拨下去的军费可能还要过好几日才能到呢。”
襄王从椅子边走了出来,走了走,回过头来,慷锵有力道:“就回八个字,便宜行事,无需顾虑。”
良玉听过,高兴道:“好,就这么回复。”
襄王端起茶杯,对着王妃道:“去给二弟也泡杯茶来。”王妃高兴地走了出去。
良玉对着襄王道:“大哥,荆湖剿匪马上就要结束了,你得帮三弟想想出路了。”
襄王听过,往椅子坐了回去,对着良玉道:“坐下说。我母妃的意思是不要让他入京,你怎么看?”
良玉坐了下来,静了静,想了想,微笑道:“贤妃娘娘说的极是,要是三弟入京,无异于虎入平阳。大哥也会变成了没了爪牙的猛虎,没了翅羽的雄鹰了,不让他入京,乃是上上之策。”
襄王听过,思虑了一番,轻声道:“那让他到襄樊练兵吧。”
王妃端着两杯茶,走了进来,放到桌子上。
良玉道:“大哥打算让他操练几万兵马?”王妃将一杯茶往良玉身边移了过去。
襄王道:“二弟此话怎讲?”
良玉道:“大哥,现在三弟手上有两万多官军。要是大哥想让三弟操练四五万兵马的话,就可以让三弟在荆湖降兵中招收两万来兵马,既能节省出一笔安抚费用,还能降低重新出现叛乱的几率,一举三得。”
襄王有些疑惑,忧虑道:“二弟,这样是不是有点不妥啊?”
良玉道:“大哥,你可以先去探一探陛下的意思,他要是默许,就这么办吧。天下要是再有变故,没有一支愿为朝廷卖命的精兵,是危险的。”
襄王道:“好,我马上就进宫,问问父王的意思。”
良玉道:“大哥,你先去贵妃娘娘那里,跟她讲讲其中的要害,请她陪着你一起去见陛下。要是贵妃娘娘愿意帮忙,陛下可能会同意的,陛下只是怕你的实力过大,心地不善,会对他构成威胁。人有时是脆弱的,容易滋长猜忌之心。”
襄王起身,对着良玉道:“好。”从椅子边走了出来,就向外走去。
良玉一把叫住,拿着信道:“大哥,这个带上,以后只要是荆湖来的信都给娘娘看一遍吧,了解与信任。”
襄王走了回来,接过信,高兴的向门外走了去,温良玉跟上。
王妃见之,轻声道:“二叔,你的茶。”
良玉回头一笑,走了回来,端着茶杯,小声道:“谢谢嫂子。”走了出去。
王妃跟出房门,看着两个匆忙的背影,极为心疼。
襄王走出府衙,坐上马车,直奔皇宫。
入得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