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陛下,此乃此次复阅十二人分别给出的进士名录,请陛下阅览。”
他话说完,朱允炆就走下了金台,将那十二本奏疏双手接过,呈到了朱元璋面前。
朱元璋接过这十二本奏疏,一一翻阅。
朱允炆和群臣与朱高炽、朱济熺等人看着他,眼看着他的表情从一开始的平静到忍耐,最后再到波澜不惊。
“坏事了”
瞧着朱元璋的表情,所有人心底都咯噔了一下。
“十二本奏疏,为何戴彝、尹昌隆二人所写奏疏中,有北方士子的名字,而你们其余十人没有?”
“回陛下”张信与刘三吾二人分别站了出来回答,而他们回答的回答并不能让朱元璋满意:
“陛下,臣以为,北方考生卷中禁忌之语甚多,如‘君王不贤,臣可弃之’的话更是提及多次。”
“此等言论,若是被选为进士,那日后天下人必定效仿,致使风气败坏!”
“陛下,臣亦是这么觉得”
刘三吾与张信所说的话并没有什么问题,毕竟自从朱元璋下令刘三吾删改了孟子内容后,‘君王不贤,臣可弃之’这句话就成为了不敬之言论。
他们以此来驳回北方考生考卷,倒也于情于理说得过去。
“陛下!臣吏部员外郎孟朝弹劾侍读张信与翰林刘三吾沆瀣一气,故意以陋卷进呈陛下,以此干扰陛下圣听!”
“陛下,臣礼部员外郎王歇附议!”
“臣都察院”
当孟朝开始弹劾刘三吾与张信,许多官员便纷纷站了出来。
从他们的口音中不难听出,他们大多都是北方人,显然这场科举已经从简单的名额之争,变成了南北之争。
但不得不说,张信与刘三吾二人用朱元璋的制定的规则来攻击他,手段可谓精彩。
若是放在十年前,朱元璋一定会卯足了劲,与他们死磕到底,直至他们服软。
可当下,朱元璋可以感受到自己的身体正在恶化,他要做的事情不是与这群江南的腐儒纠缠,而是尽快的将天子的权柄交接到自家孙儿手中。
因此面对群臣,朱元璋再度看了一眼刘三吾与张信:
“传旨,再复阅会试考卷,朕不相信这么多北方士子,人人都犯了忌,更不相信数百北方贡生,会连几个进士都找不出来!”
朱元璋的这话,已经说的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