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学习手艺。
如今,城内近一万七千孩童里,有九千六百名七岁以上孩童,而他们尽数入了书院和鲁班院。
他们学习官话,书写汉字已经过去了大半年,许多孩童都可以用官话来进行基础的沟通,连带着他们的父母也在日常中学会了几句日常的官话。
不仅是他们在学习,朱高煦本人也在学习。
他从俘虏的蒙古俘虏那里学习了蒙古话,又与亦失哈学了海西、东海女真话。
凭借那高超的记忆力,他只要能腾出时间,基本上都能在三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基本掌握一门语言。
前年的冬季他没有时间,因为要编撰一些教材,而这些教材已经大多编撰好了,所以他也有了足够的时间。
因此在去年的冬季,他便学习掌握了海西与兀良哈等地的语言,眼下他则是在学习东海女真人的语言。
他的学习速度之快,让亦失哈和张纯都瞠目结舌。
在张纯还在学习日常用语的时候,朱高煦已经能熟练和海西女真人对话了。
正如眼下,王府工地上许多不懂官话的海西女真人在和朱高煦打招呼时,朱高煦也能用极为地道的海西女真语回答。
这样的对话,极大加强了海西女真人对吉林城的归属感。
“殿下您这学习的速度也太快了”
走进王府的存心殿,由于没有议事的地方,郭琰将这地方让给了朱高煦他们,自己则是带着两名婢女住进了耳房。
这样的情况已经维持了一个冬季,所以张纯他们也熟练的在朱高煦坐下后,先后入座。
瞧着他们二人坐下,朱高煦也轻笑回答道:“我时间不够,若是不能在冬季学好,等待开春就没时间学了。”
说到这里,朱高煦也看向亦失哈,询问其道:“府库之中的粮食还够吃吗?”
“够!”亦失哈不假思索的回答道:“府库之中的粮食,还够吃到五月,届时只要我们派出足够多的挽马,辽东都司那边的粮食可以在一个月内运回吉林城。”
“之后要做的,就是维持挽马驼运的路子,等着驼运杨善人的粮食就足够了。”
运粮是吉林城的一件难事,但好在眼下的吉林城的挽马足够多。
在接纳了许多女真中小部落后,吉林城的挽马已经在入冬前突破了一万匹。
一万匹挽马,若是走驿道,用马车可以每个月运回八九万石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