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许多无法完成的手术都会被一代代人给完善,直到最后无法阻碍你们救人。”
“是,请殿下放心!”听着朱高煦的开导,四人兴趣也被提起。
见状,朱高煦简单看了看这外科学院的设施与军医们的手术用具,适当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如此待了半个时辰,直到朱高煦也找不到问题,他才带着亦失哈他们离开了外科学院。
走出外科学院,门外是一片积雪的土地和土路,四周十分空旷。
对此,朱高煦也指着前方空旷的土地说道:“这些土地,来年都得利用起来。”
“所有老旧的房屋都得推倒重建,布置好火墙和火道,按照我之前说的,将开荒时期的木头囤积到了冬天,然后把所有房屋的火道联通,分别在不同的地方建设锅炉房。”
“到了冬季,锅炉房就可以通过烧火添水的方式来为全城的房屋供暖,不至于分散开来,浪费许多人力和物力。”
集中供暖,这是朱高煦为了试验田和过冬而准备的未来基建。
没有出乎朱高煦的意外,他们从江南带来的水稻,几乎都在十月初就青黄不接,只能强行收割。
正因如此,收割过后的稻田产量十分感人,不仅米硬且小,而且还有些霉变的迹象,亩产也只有寥寥的八十斤,还不如因为兴修水利而亩产达到九十来斤的粟米、蜀黍和小麦等作物。
不过幸运的是,城内的两亩试验田由于朱高煦下令盖上火道,烧火埋粪,因此成功的从十月初熬到了十月末。
尽管只是一个月不到的时间,但两亩试验田的产量却达到了一百零九斤。
这样的亩产,还是因为朱高煦种晚了些,十月末的吉林寒冷远超他预计,因此不得不抢先收割。
如果按照“先育苗后插秧”的办法,从三月开始育苗,四月插秧播种,那起码能让亩产两到三石的江南水稻在这吉林之地达到每亩一石的亩产。
“育苗田营造的如何了?”想到自己的办法,朱高煦转头询问起了亦失哈。
刚从外科学院走出的亦失哈脸色有些苍白,但为了回答朱高煦的问题,他还是强撑着说道:“按照您的安排,现在城中修建了五十亩育苗田。”
“嗯”听到亦失哈的话,朱高煦满意的点头。
五十亩育苗田,这数量虽然听上去有些少,但却足够满足最少两千亩稻田所需。
尽管这样育苗的手段有些奢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