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和其它零件组装起来,在最短的时间里拉出一批可以上战场的火绳枪。
明代中后期的火绳枪枪管,简单说就是熟铁热锻,拿熟铁皮通过种种方式敲成有孔的长棍,接口处热焊,再在预定位置钻点火孔,然后再处理一遍内膛到合规大小,最后用螺丝构造封死枪管尾部。
在明代中后期,汉人就已经发明出了脚踏式车床和立式车床来钻铳管。
如今的朱高煦,不过是提前一百多年把这东西带到这个时代罢了。
不得不说,这两种车床确实好用,所钻出的锻铁枪管可以说十分完美。
这枪管,比朱高煦前世去一些明清火器的博物馆看到的火绳枪管还要好,可见明初锻铁技术有多么成熟,工匠用料又有多么扎实。
“这枪管制作一根需要多久?耗费多少?”
朱高煦一边观摩枪管,一边询问孟章,对此孟章也一五一十的回答道:
“用立式车床的话,三个人配合只需要三天就能弄出一根来,而且这活简单,就是随便拉三个人来回拉动,也能在三天钻出一根。”
“这根枪管也只是三个师傅用了三天弄出来的,铁料咱们自己开铁矿不要钱,所以只算师傅的工钱,成本也就一百五十文一根。”
“不过如果按照关内采买铁料,雇佣工匠的价格来算,这一根枪管起码得四百文钱。”
朱高煦搞基建的好处开始体现了,一根枪管一百五十文的价格,足够他一直生产下去。
如果没有铁矿,那他就得花钱买铁料来制造枪管,这一来一去价格翻了两倍不止。
另外让他诧异的是钻枪管的速度,要知道他前世明明记得网上说明清时期一根枪管需要一个月才能弄出来,怎么到了这里就只需要三天了?
不过他仔细想了想,倒也觉得不奇怪。
有的东西看上去需要二十几天,但实际上弄完也就半天的事情,例如朱高煦前世单位的一些材料。
只要减去部分不必要的流程,生产力和行动力想不提高都困难。
想到这里,朱高煦也就不再纠结,而是继续追问道:“火药的生产如何?”
“每日开矿消耗不少,眼下每个月能存四百多斤,现在火药库里存了一千六百多斤,若是增添二十个人,每个月或许能弄出五千斤。”
孟章压低了声音,显然他也知道渤海军私下制作火药是违反律法的事情,但他依旧愿意为朱高煦制作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