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鹿、貂皮。
“这些东西若是贩给杨彬,恐怕能收获八十来贯。”
朱高煦蹲下看了看这一摞摞皮毛,虽然以鹿皮居多,但也有十几张价值不菲的貂皮、熊皮。
“这钱,足够买二百石粮食了。”
朱高煦感叹着,同时也算是知道了为什么明朝中后期的走私商人会那么多,毕竟这实在是太暴利了。
“你去看了他们仓库没?”朱高煦抬头询问林粟,心里很是着急,毕竟杨彬会在五月前来吉林城收取毛皮。
“看了!”林粟咧嘴一笑:“他们那里囤了一年的货,有几百张鹿皮和百来张貂皮,十余张熊皮和三张虎皮,以及一箱子的人参。”
“善出堡的意思是,这些东西作价五百石粮食。”
林粟报出了一个极低的价格,当然这是对于朱高煦来说。
五百石粮食在朱高煦这里做不了太多事情,但对于善出堡来说,却是他们一个月的口粮。
对此,朱高煦也没有压价,而是点头道:“明日你带二百个兄弟去府库里取五百石粟押送去善出堡,把毛皮和人参都给我换回来。”
“另外告诉善出堡的额真,秋收后让他们派人来报价,有多少毛皮人参我买多少。”
秋收之后,他手里有八千石的余粮,不怕吃不下善出堡的皮毛。
“好!”林粟笑着脸应下,朱高煦见状也看了看城内的工地情况,对身边的张纯询问:“伱看还需要几日完成?”
张纯年纪虽小,却极为老成,朱高煦对他很放心,暂时让他督管城内书院的建造,毕竟亦失哈去了弗提斤城,一时半会还回不来。
对此张纯也没有让朱高煦失望,继续如数家珍:“大约十二日就能完成。”
“好!”听到张纯的话,朱高煦也做了接下来的安排。
首先积雪已经开始融化,城里的明甲是不够的,所以朱高煦要张纯安排工匠在书院竣工后督造三百套农具。
由于明代吉林气温比后世低,所以诸如小麦等作物都得等到四月初才能耕种,八月中旬才能收获。
这三百套农具,应该能在春耕前打造出来,届时南边带来的三百匹挽马就有用了。
尽管挽马耕地不如耕牛,一个春耕只能耕三十亩地,并且需要豆料喂食,但朱高煦身后有辽东都司供给的一万多豆料,他根本不用担心豆料不足。
三百匹挽马,足够在五天内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