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陛下又给高煦添了五百护卫军,但按照卫所的三战七屯来看,高煦手下也不过只有千人不到。”
“北边的女真人你们都比我了解,他们时不时就能拉出上千人去劫掠边民,高煦又得守城还得备边,若是出了什么事情”
徐氏的眉头似乎没有舒展过,心里对自家次子挂念得紧。
眼看自家妹子不高兴,朱棣说出朱高煦之所以会被封在吉林的原因:
“十五弟(辽王)只比高煦长两岁,又没有经过战事,虽然爹有意让他在广宁就藩,但辽东军民劳役繁重,而且朝鲜那边一直有声音要入侵辽东。”
“加上今年北边西阳哈犯边,南边倭寇火烧金州中左所,辽东实为云南之外第二边患频重的地方。”
“云南那边,爹派了允恭和宋晟、瞿能他们去,辽东的周兴一个人看管不过来三边,只能让周兴重辽东、辽南,十五弟重辽西,而后将北边的辽北交给高煦了。”
“其实徐妹子你也不用担心,老十七在大宁防备着兀良哈,高煦只要打打下手就行。”
“至于北边,虽然有西阳哈那厮叩边,但只要高煦固守也不成问题。”
“实在不行,我时不时派朱能去陪他搜山,总归安全些。”
徐氏担心朱高煦,朱棣又何尝不是。
辽东本来就危险,而朱高煦又要被朱元璋委任北边防御,在防备女真的同时,还要防备兀良哈的突袭,十分凶险。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它距离辽东是有一段距离的。
从吉林船厂到辽东最近的一个卫足足有五百余里,中间只有三个驿站,一旦驿站被切断,而吉林船厂无法自给自足,那朱高煦就要面临断粮的危险了。
站在朱棣的角度来看,他认为他爹将高煦放在这样的位置上,自然是很认可高煦的能力。
可是不管朱棣怎么说服自己,他都没办法安下心来。
“殿下和王妃,最好还是不要插手二殿下的事情。”
在朱高煦与徐氏相互担心朱高煦的时候,姚广孝不合时宜的开口,而内容更是让二人炸毛。
“老和尚,你干嘛这么说。”
朱棣好不容易才把自家妹子安慰好,结果被姚广孝这老和尚一句话就给击垮了,着实有些气。
姚广孝也知道朱棣这人豪爽,脱口而出的也不是责骂,而是反问,因此他解释道:
“陛下早前在武英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