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富弼、文彦博、韩琦他们差不多,可资历却比这些人还老。
就因为之前在官场上没有人提携,所以之前都只是在县令、知州范畴上下浮动,宦海浮沉了快三十年都没有当上高级大员。
如今好不容易等来了知院,也慢慢爬到了眼下的位置,结果自己这弟弟,康定元年才考中,资历比自己足足少了十六年,现在却幸运地要与自己同级了。
毕竟用脚指头想都知道,文化部大抵是个三级部门,主官应该是正四品级别。
而苏洵之前不过是从五品知州,并且中间还有五年的资历空白,这就意味着他当官时间拢共不过七年,升迁速度,即便是亲兄弟也得羡慕。
“当然,你这次升迁,属于违规的越级升迁,在官场上本来是不符合的,不过我这个人只看才能,不看资历。”
赵骏最后叮嘱道:“用你是信任伱,希望你也别让我失望,接下来的十年时间,好好在文化部的位置上干,务必要让大宋的道德风气焕然一新,不能说遍地君子,但德教一定要做到位,知道吗?”
“下官明白。”
苏洵心中一凛,他知道知院这次违规提拔他,是希望他能够把文化部的重担挑起来,因此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多重。
而且赵骏也明说了。
这次违规提拔之后,未来十年他就在文化部干下去,应该是直接做两届。
一来是熬资历,像苏涣他们这些资历老的,基本上就是按部就班干五年,然后继续往上升迁,下一届杨察杨告他们进政制院。而苏涣、陈希亮这一批资历老点的可以提拔进一级部门做主官,王安石李孝基等资历差一点的去二级部门,再过十多年大抵就能进政制院。
至于他苏涣,中间缺了五年,又这么提拔,自然不可能再这么往上升,在文化部熬熬资历自然就是首选。
二来赵骏给他十年时间,就是要让大宋风气焕然一新。
如果十年都不能矫正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为下一代树立好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那他这个文化部尚书也就别做了,升迁自然也就别想了。
所以在文化部,不仅是安排,同时也是考验。
考验苏洵有没有这个能力做到赵骏的要求。
关乎未来前途,让苏洵才刚感受到的升官喜悦,一下子荡然无存,只剩下一股压力。
“嗯,坐吧。”
赵骏摆摆手。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