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要面谈才行。
“前年年初,在知院离开汴梁后没多久,我就与三郎正式启程,回了日本。”
宋彩说道:“三郎的家人热情地招待了我,我们在当地四处看了看,雇佣了一些农夫,在当地山里搜寻了大概四个多月,找到了那座位于深山里的银矿。”
“嗯,那看来事情还算顺利。”
赵骏点点头道:“那对于这座银矿,日本当地是如何安排的呢?”
宋彩看向粟健。
粟健就连忙说道:“回知院,我的父亲联合了本地国司、郡司以及地方望族权贵,封锁了这个消息,现在正在招募人手开采,想必已经开采出了大量的银矿石。”
“没有通知日本天皇吗?”
“没有。”
“这样不妥。”
赵骏皱眉道:“这毕竟是日本的矿石,若是没有日本朝廷的承认,恐怕会失了大义名分。这样到时候日本天皇派兵来围剿,对于伱们地方上也是个大麻烦。”
粟健苦笑道:“可是天皇已经多年没有给大宋递交国书,反而在前些年向辽国称臣纳贡,所以我们也不敢向天皇上报此事。”
日本一直是个慕强的国家,唐末时期,由于唐朝式微,所以在公元895年正式废止遣唐使。
自此之后,即便宋朝建立,日本也完全是闭关锁国,未与宋国建交。
大宋这边对于贫瘠的日本也不怎么感兴趣,所以两个国家之间虽然只隔着东海海峡,但几乎整个南北宋时期,除了民间经济贸易往来以外,官方几乎没有任何互动。
反倒是由于辽国强盛,辽国皇帝也重视海权和路权,与周围国家交流极为频繁,陆地上把高丽纳为属国,海洋上向日本递交国书,虽然日本的回应不像唐朝时期,那么频繁的派遣唐使,但也表示向强大的辽国臣服。
“无妨,该上报还是要上报。”
赵骏说道:“到时候宋彩也无需以大宋朝廷的名义,就说是宋朝商人的名义即可。想来石见也需要大宋的冶炼锻造技术,将矿石冶炼成银两。”
“这倒是,日本虽然锻造技术也还可以,但在冶炼技术上自是比不得大宋。”
粟健连连点头。
赵骏想了想,说道:“这样,我认为这次你们回去之后,可以把银矿的出产比例重新进行划分,向日本天皇进贡部分,换取日本朝廷的支持,掌握大义名分,然后再招募武士,组建军队,防备周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