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低沉得像是怕惊扰了空气中潜伏的危机,“太皓大人,宰相大人已在楼上雅室恭候大驾多时,请随我来。”他一边说着,一边侧身让出道,手势中带着一份微妙的紧张和敬意。
太皓目光深邃,跟随着店小二踏上那磨砺光滑的木质楼梯,每一步都仿佛踏在了历史与现实在此交织的节点上。二楼的雅间掩映在淡雅的竹帘之后,透过缝隙,依稀可见灯火阑珊处端坐的身影——正是都童宰相。房内早已备下了珍馐美酒,几碟佳肴散逸出诱人的香气,似乎预示着这次相聚并非寻常饭局。
太皓步入雅间,只见都童宰相正襟危坐,眉宇间凝聚着深思熟虑的凝重。他微微一笑,略带惊讶地回应:“都童宰相动作真是神速,竟比我先行至此。”
都童宰相抬手示意太皓入座,眼神里透出关怀与决断:“太皓大人不必客气,快请坐下。想来您昨日才刚刚回返都城吧?”
太皓点头应答,落座后不改其豪爽本色:“正是,昨日方抵。”
都童宰相斟酌言辞,脸色愈发肃穆:“如今我朝风云变幻,内外交困,我们的见面必须小心谨慎。”他话音微顿,杯中酒液轻轻晃动,映射出他们心中的忧虑,“太皓大人,朝廷内部当前究竟何等状况,想必你也十分关切。”
太皓的目光犹如剑锋般犀利,直视都童宰相,一字一顿地问道:“确实,都童宰相,请直言相告,现今朝廷究竟陷入了何种困境?”
都童面色沉重,目光中闪烁着忧虑与愤怒的火花,他娓娓道来:“自那次与吐蕃的战役惨败之后,长襄女皇深受打击,如今已然遁入深宫,不理朝政,朝廷的大权已落入青鸾公主与女皇身边的两大宠臣之手,他们翻云覆雨,一手遮天。”
太皓听闻此言,脸上浮现出懊悔与悲愤交织的表情,他咬牙切齿道:“当初若我知道长襄女皇会如此昏聩无能,真该在她尚未登上皇位之时,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都童摇头叹息,神色愈发严峻:“如今说什么都已经晚矣,如今朝廷之内,只言片语稍有不慎,便会引来杀身之祸。你我能够幸免于难,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想当初的八大摄政大臣,如今除你我之外,其余六位均遭到暗杀,甚至连桑雅公主也在两年前离奇身亡,死因至今不明。”
太皓听罢,震惊不已,眉峰紧锁,疑云密布:“这一切,难道都是青鸾公主与那两位男宠所为?”
都童点头确认,眼中满是愤慨与无奈:“没错,他们为了稳固手中的权力,对于任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