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怎么去解决这些问题?还是靠圣贤学问?圣贤学问能否让庄稼产量提高还是能让天下百姓都能吃上肉,还是能让天下百姓都能有书读?”
长孙无忌一听,就皱起眉头说道:“圣人所言,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也。圣贤学问,可以阴道,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考取功名,步入朝堂这才是正途。”
李太玄觉得和他们辩论真的是很烧脑,来不来就是一顿之乎者也的。对于长孙无忌这人,李太玄是真的很想将其笼络在麾下。
于是问道:“无忌兄看了是对圣贤学问比较理解了。然而,我们面临的国家是一个个具体的人和事情。比如让无忌兄管理一个县,做一个县令,怎么做?”
长孙无垢:“县令的首要职责就是管理社会、教化百姓,从户籍到民生,从土地分配到税务缴纳和赋役,从案件审理到籍账管理,从教育教化到政令实施。”
李太玄:“好,就算这些工作你都能做好,你觉得你能面面俱到吗?其实管理好一个县,很难的,这就好比是一个小型的国家。首先第一要务是想办法做到让全县的人都能吃饱穿暖,这样就能使全县稳定。不发生动乱等。都能吃饱穿暖,有了稳定的生活,赋税就能很好的解决了。然后的想办法让剩余的劳动力有事情做,能挣到钱,这样作奸犯科的人就会变少。有钱了,那些到读书识字年龄的人就能读上书。大家生活有保障了,就会拥护朝廷,你的政令就能得到实施。对吧?”
长孙无忌想了一下说道:“对。”
李太玄:“那你怎样才能让全县的人民过上吃饱穿暖、有钱挣的日子?”
长孙无忌:“督促农耕。”
李太玄:“好,就算是田里的出产能保障生活。就能满足这些了吗?”接着又继续道:“农耕要做好,需要什么条件,是不是需要兴修水利?是不是需要更好的耕作技术,更好的良种等。不是每一个地方都适合种植的。”
长孙无忌沉思良久问道:“依你所言,该如何做?”
李太玄:“第一,根据所在区域,指导农民种植或生产适宜的物品,发展商业将农民的出产变现。这时又县衙指导与监督,有效避免伤农贱农行为。商人多了就可以将本县的特产贩卖到其他地域。同时带回本县所缺的货物。第二兴修水利,有县衙出面,雇佣本县剩余劳动力,给与一定的粮食或钱财作为报酬,这样就可以让多余的劳动力有活干,挣到钱。避免他们整天游荡。兴修水利的钱哪里来?商人交税,大户出钱。那些拥有大量土地的人,就应该多出钱。要不就用水收费,不出钱可以啊,以后灌溉土地就收费嘛!鼓励经商后,商人就需要雇工,那就要求他们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