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经济为主,所以种地还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而现在,秦洛的改良水稻也基本在京畿道全面铺开。
接下来就是全面向整个大唐展开。
并且宋国和晋国那边,秦洛也和赵丽质和妘潇潇通了气,新型的改良水稻也会开始在两国种植。
对于这一点,起初是有朝臣反对的。
不过秦洛力排众议,最终决定推行。
毕竟这可是针对全天下普通百姓的大好事。
粮食丰盈,普通百姓才不会挨饿。
同时,秦洛也大力开始发展皇室的官方媒体。
经过再一次的深思熟虑,秦洛作出了重要决定:报纸发行。
发型报纸是直接改革原有的邸报,用总印刷的方式进行。
因为分着印刷花费肯定巨大。
而且,在运量巨大的情况下两者花费时间差不多。
在运量较的情况下,总印刷更是有时间上的优势。
至于邮局?
秦洛想了想,自己弄出邮局来好像还有点早,毕竟现在官方有类似的东西,不过都不服务百姓。
以后再说。
秦洛想了想,报纸的名字一定要醒目。
嗯
叫大唐日报?大唐皇家日报?大唐晚报?大唐时报?
首先排除大唐皇家日报。
貌似日报是指从凌晨到上午开始印刷并发行的报纸,而晚报是指傍晚前出版的综合性城市报纸。
几个时即出版一期的则是时报,从这一上来应该叫晚报。
而在后世,日报就是官方报的代名词。
非官方报的才叫晚报、都市报、商报、时报等等。
作为大唐的官方报纸,从个人感情上来更倾向于日报。
而且“日报”两个字更有气势。
一番思索之后,秦洛决定就叫“大唐日报”。
片刻后,秦洛拿起笔,在纸上开始画格子。
一日后,秦洛就成立了的大唐日报衙门。
这个衙门就是专门管理和撰稿大唐日报的,负责人方面,秦洛直接交给了方象。
方象这个人秦洛用得非常顺手,而且这个人,也是秦洛的丞相人选。
丞相这个位置,管理的事情比较多,方象在朝中现在已经有些声望,并且办事得体,深得秦洛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