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的人口并不是小说,从舱室的排列密度以及应急部队驻所的规模来看,这里起码有超过一万人在此生活,街上的各类商店倒是种类齐全,饮食、娱乐等杜锦所能想到的服务应有尽有,但和现世不同的是,这里的街道上充斥着各式各样的虚拟人像和全息投影,头顶则是川流不息的各式悬浮车汇聚而成的车流,一切都是高度发达的场景,而这还都是星港内的一处聚集区,杜锦已经可以想象出木卫三表面的繁华。
按照杜锦的了解,木卫三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卫星。直径大于水星,质量约为水星的一半,木卫三主要由硅酸盐岩石和冰体构成,星体分层明显,拥有一个富铁的、流动性的内核。体积大于水星,是太阳系中已知的唯一拥有磁圈的卫星,木卫三的地层结构已经充分分化,它含有一个由硫化亚铁和铁构成的内核、由硅酸盐构成的内层地涵和由冰体构成的外层地涵。这种结构得到了由伽利略号在数次飞掠中所测定的木卫三本身较低的无量纲转动惯量————的支持事实上木卫三是太阳系中转动惯量最小的固态天体。伽利略号探测到的木卫三本身固有的磁场则与其富铁的、流动的内核有关。拥有高电导率的液态铁的对流是产生磁场的最合理模式。
虽然在现世中,木卫三还存在着诸多变数和未知,比如尽管已知木卫三拥有一个铁质内核,但是其磁层仍然显得很神秘,特别是为何其他与之大小相同的卫星都不拥有磁层。一些研究认为在木卫三这种相对较小的体积下,其内核应该早已被充分冷却以致内核的流动和磁场的产生都无以为继。一种解释声称能够引起星体表面构造变形的轨道共振也能够起到维持磁层的作用:即木卫三的轨道离心率和潮汐热作用由于某些轨道共振作用而出现增益,同时其地幔也起到了绝缘内核,阻止其冷却的作用另一种解释认为是地幔中的硅酸盐岩石中残留的磁性造成了这种磁层。如果该卫星在过去曾经拥有基于发电机原理产生的强大磁场,那么该理论就很有可能行得通。
但从他之前从旬阳号返航的过程中,在木卫三表面上看到的那些象征着人类生活的“光斑”区域,就可以看出血印世界中的夏国,早在很久以前就在木卫三上建立了可供殖民的聚集地,毕竟它的表面温度只有零下160度,虽然绝对是算不上温暖,但相对于海王星、天王星这些极端低温的行星,以及水星、金星这些高温行星,确实算得上是改造难度适中的“宜居星”了(水星:平均地表温度179c,最高地表温度427c,最低地表温度-173c,金星:平均地表温度482c,天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