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盘,一个精品正戏剧本,拍摄到最后,却变成了略显滑稽的悲剧也实属正常。
除此之外,即便是剧情之中的重要潜意识演员,也有可能因为现实中遇到的突发事件而完成潜意识方面的特质骤变。
甚至有些人什么都没有遇到,只是看了一本书,一段文字,或者一张图片,听到别人说了一句话,内心深处的一些本质,就因此改变。
这种变化,甚至连演员本身也无法察觉。
除此之外,张光沐其实很清楚——不仅仅是自己会在必要的时候撕剧本,其他演员,也会做同样的事情。
这一点,早在拍摄《炎狼堡》的时候,张光沐就已经深刻意识到了。
那个在水牢之中被弄死的侯正本,他到现在都还记忆犹新。
“可能出现的危机……”
“,,,,,,……”
张光沐眸光潋滟,思绪电转,将《天下知》的剧情发展路线捋顺了一遍,这才缓缓合上双眼。
剧本的确是这么写的,总共七个关键剧情场景和节点,张光沐从头到尾反复看过三遍,发现无论是剧情逻辑亦或是人物内在动机,都给的非常到位,即便是自己,也找不出多少可以杠的地方。
可是,真正拍起来,必然会出现许多不同之处。
毕竟……
潜意识电影最大的特点,就是每一名演员都可能在料想不到的地方崩戏。
而一个看似完整、逻辑通顺的剧本,有些时候甚至可能会因为一名没什么戏份的龙套演员而崩的稀烂。
这种变数,即便是超级人工智能也无法计算的。
所以剧本这种东西,也就只能当做参考,不能尽信。
每一部潜意识电影,最重要的内容,不是剧本,而是潜意识演员的发挥、导演的世界构筑、制片组的控场能力三方协调。
任何一方完全压制住了另外两者的片子,要么是神作,要么就是烂泥一般的粪作。
当然,《大帝之路》除外。
每年大帝之路活动的具体片名和类型都不相同,但张光沐可以确定的是,每年的“全民活动”,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导演。
导演和制片组的工作,都由无数智能生命分担了。
在《大帝之路》的过程中,不会什么来自外界的人力因素干扰,导演就是一纯粹构筑世界观的工具人罢了。
言归正传!
张光沐一直认为,对手越强,自己就越是要保持主动。
在《天下知》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