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那么,我们开始下一个议题。”
翻开另外一份文件,朱塬抬头扫了眼众人,接着说道:“既然召集大家来明州,自然不会简单地宣布一个全新市舶法令,大家应该也都知道了,当下朝廷大军正在北伐,北伐需要粮饷。元廷腐朽导致内陆运河年久失修,咱们只能考虑海路运粮,我这个营海使,还有隔壁的海军都督府,近期都在操持此事。”
这话刚落,已经有人抢道:“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乃我汉家儿郎百年之所愿。大人,朝廷但有差遣,长洲沈氏愿倾尽家财以供大军,绝无二话。”
朱塬看过去,是之前在码头见过一次的沈家老三。
问题是,这么激动干嘛?
明远堂内外其他人都明白沈氏最近遭遇的困境,也能够理解沈茂这番表态,嘴上纷纷附和的同时,内心却不无埋怨。
沈家愿意倾尽家财,你私下说啊!
这么大庭广众,让大家为难不是?
朱塬听着周围嗡嗡一片表忠之声,不得不再次压手,将面前又一份文件推向前:“倾尽家财是不必的,但也确实需要大家出力,不过,也不会让各位平白出力,这里,是一份我最近构思的海贸公司设立方案。”
面对又一群眼巴巴,朱塬接着道:“我先大致讲解,所谓‘公司’,大家可理解为相互合作从事某项生产或交易活动的经营实体。换一个名字,比如‘商号’,你们可能就明白了。不过,‘公司’也有不同。”
说到这里,朱塬找过旁边自己的备忘录,翻了翻,才继续:“简单来说,营海司计划公开发布10张公司牌照,我也不多绕弯,每张牌照,叫价20万两白银。而且,我也要说明,这笔钱不是要装我个人口袋里,也不是装入朝廷口袋,还是为开拓海洋,营海司近期计划建造导航灯塔,就是比招宝山上烽堠更好的那种,铺满外海岛屿,各位将来商船只要进入大明海疆,就可一路沿着灯笼回家。想想那场面。其他,还有各种码头的建设,开设海事学堂,研发更好的海船,等等等等。”
“10张牌照,拿到了,大家今后可以继续海贸生意。没有牌照的,很遗憾,各位只能转行,若强行继续,将被视为走私,希望各位不要自误,引来抄家灭族之祸。”
嗡
议论声再起。
每张牌照二十万两白银,不少海商也不是不能接受,更何况还有用在海上的许诺。但,只是这堂内堂外就一百多号人,十张牌照,这怎么够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