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造那么大阵仗地从金陵返回,其他人或许了解不到内情,华高肯定不会无视。
华高知道了,吴祯自然也就知道了。
朱塬笑着作揖回礼,请两人不要声张。
还许诺,今年太忙,明年如果有暇,再操持宴请一下大家。
说起生日,朱塬一直没有多少感觉,前世最后一些年的生日,基本都成了商务交际,经常一场大醉后就是第二天天亮。
很快转向正事,初步了解吴祯带来这两万水军的大致情况。
两万人,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出自江阴的天兴卫官兵。
大概八千人。
最初接近一万,一路南征,战损了两千。
至于天兴卫,最初是天兴翼。
当年渡江之后,老朱改各军为‘翼’,设翼元帅府,麾下统领为翼元帅。
华高就曾担任过老朱帐前嫡系的中、前、后、左、右五翼军的左翼元帅。
为什么嫡系?
因为华高当初是带着自己的部队投靠老朱的,就像富家小姐带了大笔嫁妆嫁过来,而且在渡江前后那一段动荡期都站对了位置,一直对老朱忠心耿耿。
同样因为如此,华高自己都承认他治兵能力不如吴氏兄弟,但当下地位还是比和老朱一起兴于微末的吴氏兄弟高。哪怕前世身后,功臣庙排位也高于吴氏兄弟。
再说天兴卫,最早是老朱为了守御江阴设置的天兴翼,与耿炳文统领的永兴翼隔着太湖南北相望,构成抵御张士诚的东部屏障。
翼改卫之后,天兴翼、永兴翼就变成了天兴卫、永兴卫。
张士诚平定,之后一段两人没有与朱塬明说,朱塬也能猜出来。
万事周全到圣人一样的吴良大概率被剥成了光杆,封为苏州卫指挥使,上万久经战阵的天兴卫精锐被老朱派给了吴良弟弟吴祯,与汤和一起南征。
到底还是吴氏兄弟统领,也不会显得老朱过河拆桥。
这次,吴祯又将天兴卫带来了明州。
预计后续也会成为海军嫡系。
两万人的另外一部分,大概一万二,其中六千方国珍旧部,六千当初带去南方的浙东民夫。
这部分士卒民夫没有明确卫所编制,属于乡兵序列。
朱塬记得之前了解过,南征军一共带走了方国珍水步两军降卒两万三千人,算上民夫,超过三万。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