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这两个主要因素外,另还有一些旁的因素。
比如最显着的一点,就是往来交通、信息传递的问题。”
听到谷亭说出这一点,贺文也忍不住再次附和点头。
谷亭总结的前两个原因中,其实多少都有这个因素的原因。
修行界经过三千多年的持续开拓,凡俗社会也在修行界的庇护下繁衍生息、同步扩张了三千多年。
整个修行界的疆域极其广大,哪怕是修行人想要穿行往来,金丹境以下最好的选择也是乘坐坊市之间固定往返的法舟飞船。
铁血军煞道的实力上限只是筑基境,无论是长途往来,还是远距离信息传送,都只有乘坐坊市法舟飞船这一种办法,且每次都需要支付高昂的乘坐费用。
但对铁血军煞道而言,这只能保证最低程度的需求。
铁血军煞道和其他修行道路最大的不同,便是其与凡俗社会的深度绑定,高强度的信息往返,高频率的人员调度往来,这可不仅限于修行者,有许多深入参与到这一体系,并成长起来的凡民们,其所能起到的价值丝毫不下于修行人。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在杓山议事会区域内有着成熟经验的凡民,若被调往一个对军事化推动、对杓山议事会的扩张有着本能抵触的凡俗区域,其所能起到的价值甚至超过一支雇佣军组织,若是其能够带着一个成熟的团队进去,那效果将更加恐怖。
反过来,那些在铁血军煞道推动过程中有着明显抗拒不合作的凡俗区域,若能加强彼此的了解、建立有效且稳定的彼此互通,甚至拉拢、扶持亲杓山议事会的地方势力。
这种看似简单的一拉一打,可只要长时间坚持下去,随着时间流逝,一两代人过去,杓山议事会也能凭着全方位的优势潜移默化的将其拉拢、改造。
可这一切的前提都在低效、高昂的交通往来、信息沟通面前变成了空想。
……
凡俗社会所覆及的区域,几乎和修行界的疆界同步,唯一的区别只在于凡民因其孱弱的体质,对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都格外的“挑剔”,适宜大量凡民开拓定居的土地就更需要精挑细选。
既要有优质且可长期供应的水源,还要有肥沃的土地,既不能过热又不能过冷,山势地形变化尽可能平缓,最好是平原或者低矮的丘陵,而不能是高山峡谷、险峰深涧。
而且,还要考虑到与其他凡俗社会的往来交通,而不能是“与世隔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过电过敏 作品《重生成土,开局掌握生死二气》第一七四章 天赐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