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水平的医生都不会从军当军医,仅有的那点军医水平也就比杀猪匠强那么一点。
医术差就很难获得尊重,这也进一步拉低了军医的实际地位。
士兵对他们有怨言,将领更是动不动就拿他们平息众怒。
实际上他们才是最冤枉的,整个医疗体系的问题,要他们来背锅。
就好比军中缺粮了不怪后勤,反而怪厨子不好好做饭。
实在太冤了。
陈景恪事先已经了解过此时的军医体系,早就想到了解决的办法:
“不需要医师,给我一些人手我亲自培养他们,最多半年就能让他们成为合格的军医。”
李世民不敢置信的道:“半年?”
“对,半年。”陈景恪解释道:“军医的主要任务就是战场紧急救护。”
“面对的主要是金疮和疡病这两种病症,只需针对这两点对他们进行培训,三个月就足以。”
“用药方面也简单,我会给他们现成的方剂,只要针对不同的情况使用相对应的药物就可以了。”
“还有一些军中常见的疾病,如风寒、腹泻之类,也有现成的方剂可以使用。”
“只要能做到这些,就足以将伤兵死亡率降低至不足三成。”
军医当然不是他说的这么简单,只是现在的条件就是如此,也没办法制定太高的标准。
只能因陋就简,在符合当前条件的情况下,把事情做到最好。
先针对战场急救进行专项培训,以后有条件了再做进一步向深化培养。
虽然这种紧急培训出来的医生治不了什么大病,可也比那种什么都不懂,只会拿着锯子帮伤兵截肢的所谓军医要强吧。
要是哪个将士生了别的重病,就去找别的正儿八经的医师过来做治疗吧。
他培养的军医,只是为了解决有无问题,别的管不了。
李世民见他说的头头是道,不禁又相信了几分,道:“好,我马上着人去挑选合适的人手。”
这时李明达插嘴道:“耶耶,不若从太医署找几名医官跟随医师学习。”
“待医官学成之后,朝廷就可以在太医署下创办一个专门学院培养军医,如此数年之后大唐就不缺军医了。”
李世民不禁赞道:“此策甚好,小兕子长大了,都会为耶耶献计献策了。”
李明达略带害羞的道:“都是耶耶教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