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公年岁已长,此等事情就有晚辈代劳如何?”
李百药举目朝他看去,他坦然回视。
也不知道想到了什么,李百药忽然感慨道:“也是,人不服老是不行呀,就由褚侍郎来吟唱吧。”
褚遂良躬身道:“谢安平公。”
之后他出列来到李世民桌桉前,双手接过那首诗,转身面朝众人大声吟唱起来。
大国礼乐备,万邦朝元正。东方色未动,冠剑门已盈。
帝居在蓬来,肃肃钟漏清。将军领羽林,持戟巡宫城。
翠华皆宿陈,雪仗罗天兵。庭燎远煌煌,旗上日月明。
圣人龙火衣,寝殿开璇扃。龙楼横紫烟,宫女天中行。
六蕃倍位次,衣服各异形。举头看玉牌,不识宫殿名。
左右雉扇开,蹈舞分满庭。朝服带金玉,珊珊相触声。
泰阶备雅乐,九奏鸾凤鸣。裴回庆云中,竽磬寒铮铮。
三公再献寿,上帝锡永贞。天明告四方,群后保太平。
褚遂良中气十足,声音高亢而厚重,即便是离的很远的人也能清晰听到。
只听到开腔,陈景恪就忍不住浑身一颤。这种腔调实在太独特了,似乎直击人的灵魂一般。
吟是一种独特的发声方式,是古人发明专用于朗读诗词歌赋的,介于唱和读之间。
只可惜这种吟唱方式后来失传了,只能在史书上找到只言片字的描述,很多人试图还原重现都失败了。
这还是陈景恪穿越后第一次正儿八经的听人吟诗,带给他的震撼是非常强烈的。
>
殊不知,其他人比他还要惊讶。
听到这首诗,大朝会的一幕幕犹如画卷一般在众人面前展开。
即便是从未参加过的人,也能通过这首诗窥得元日大朝的全貌。
这还不算什么,关键是和上一首诗想比,完全是走了两个极端。
前一首重点刻画意境,通过磅礴大气的意境来反应大唐的强盛,读起来让人热血沸腾。
而这一首诗却采用的是写实的手法,把整个元日大朝举行的全过程给写了下来。
通过盛大的流程仪式,让人感受到大唐的繁华强大。
两首诗比起来,前者气势上更胜一筹,但后者却落于实处更加的隽永,用也词更加严谨韵律符合规矩。
综合看下来,竟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