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啪啪。”看着眼前的字,陈景恪鼓掌道:“好字,两位相公诚不欺我,公主的簪花小楷即将完成蜕变,形成自己的特色矣。”
簪花小楷。
王羲之的师父卫夫人所创,以字形硬瘦,线条清秀,字态婉丽着称。
宋代陈思书小吏中引用书评,说她的书法“如插花舞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红莲映水、碧沼浮霞”。
它最成功的地方在于,把特别需要腕力的撇、捺、短竖等笔画,以比较轻巧的‘点’来代替。
使得文字更加的飘逸优美,且非常适合腕力不足的女性书写,历史上许多着名的女性都以擅簪花小楷着称。
李明达所习的也是这种字体。
陈景恪对她的字的评价是,达到了临摹的巅峰,处在形成自己特色的蜕变期。
临摹并不是贬义,初学者都是先临摹学习字形和技法。大多数人其实都停留在这个阶段,掌握一定的技法,把字写的好看一点就足以。
有些对书法比较喜爱的,就会坚持长期练习,临摹达到巅峰之后就开始形成自己的特点。
天赋越高积累越深厚的人,形成的特点就越鲜明,其中最顶尖的那一批就是我们所说的书法家。
陈景恪临摹的是赵体楷书和行楷,属于比较难练的那种。
初始写的时候显得软弱无力,转练了一段时间的颜体多宝塔,再回头写赵体才算摸到了门路。
>
之后就是长达二十多年的练习,才算写出了一点神韵。
李明达才十二岁就已经处在了蜕变的临界点,不得不说她确实天赋异禀,难怪史书上都特别强调她擅书法。
可不是字写的好看就能被称之为‘擅书法’,史书上说的擅书法,都是掌握了精髓写出自己特点的那种。
刚写完的时候李明达还有些紧张,生怕陈景恪嫌弃她字不好,这会儿听到他的夸奖,悬着的心终于落下。
然后谦虚的道:“医师过奖了,我尚有许多不足,要学习的还太多。”
陈景恪正色道:“公主切莫妄自菲薄,在你这个年纪,我的字是远不如你的。别的我不敢说,在同龄人里面你的字少有能及者。”
李明达开心的大眼睛情不自禁的眯了起来,谁不喜欢被夸呢,尤其是被‘高山流水’夸。
接着两人就以书法为切入点畅聊起来,两人各有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