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疑惑地问:
“郝经?就是北元的那个大才子吗?”
“是,他还有个身份,想必皇上也知道的。当时先皇迫不得已将郝经赶走,事后也是后悔不已,几乎害了你姐姐半生,你姐姐守了近二十年活寡。十年前,郝经带着和谈使命出使我大宋,竟然在我大宋境内失踪。当年这事儿闹得沸沸扬扬,北元皇帝因此事还差点和我们开战。让人想不到的是这竟是贾相的作为,他囚禁郝经是何用意我不知道,但私扣来使,这也是重罪。他想干什么,想一手遮天吗,皇上该管管了。”
“是,母后,我这就召见贾相。”说着,皇上就对身边的太监说,宣贾相进宫,就在这慈明殿。
“半个时辰后再宣吧,别扫了咱们家宴的兴致。”
“是是。”皇上点头应诺。
一个时辰后,贾似道急匆匆地来到了慈明殿,看到了长公主也在这里,他似乎猜出了七七八八。
“贾相,近日可好?贾相日理万机,为国事操劳,真是辛苦,可要注意身体啊。”
“为皇上分忧,是臣子应尽的本分。”贾相看到皇上的眼神,听到太后略带讥讽的语气,一时间也不敢怠慢。
“郝经,你还记得?”太后问。
“当然记得,长公主也在这里了,我想,今天是关于郝经之事吧。”
“很聪明人说话就是不用多费口舌,说一说你为什么要圈禁郝经。”
“太后,冤枉啊。没有先皇的批准,我哪里敢圈禁北元使者。这可是重罪啊。”
“你是说先皇的意思?”
“先皇当年怕郝经再入临安,与长公主旧情复燃。郝经本是北元国士,颇得忽必烈器重。如果北元的重臣和大宋的公主再有瓜葛,我大宋皇室的脸面将何存。先皇为了大局着想,所以就阻止郝经进京。”贾似道真是聪明,将责任完全甩锅给一个死人,实在是高。
公主不忿地说道:
“就是担心他来临安,将他驱逐出境即可。没必要圈禁,一圈禁就是十年。”
“长公主,你也知道,这个郝经是个倔脾气。我本想打发他回北元算了,但他说北元皇帝交给他的任务没有完成,他执意南下。所以,迫不得已,我只好将他圈禁。这些先皇都是知道的。”
“贾相,休再提先皇,先皇已经驾崩多年。现在是我们需要解决问题。我大宋和北元连征战,两国百姓早已厌倦战争,如果郝经能使两国修好,互不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