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南船北马,在这江南水乡,想要同鄂王、萧蚩争雄,就必须拥有一支强大水军。
王然深知这个道理,因此在诸将抵达庐州后,就立刻着手开始发展水军。
同时,对步卒的招募也在进行中。
萧蚩虽然在徐国被慕容虎击溃,损兵折将,但还是保留了大部分的精锐,有六、七万人。
最近一段时间,萧蚩也没歇着,正马不停蹄的招兵买马,补充军力。
为接下来的大战做准备。
从细作刺探回来的情报分析,萧蚩目前已经招募了五万新卒,加上他之前的兵力,现在已经有十一二万人。
以扬州的实际情况来看,萧蚩完全可以再招十万青壮。
但他没有这么做。
眼下春耕将至,田地里正需要这些青壮劳作,如果将青壮力都征走,田地必然荒芜一大片,来年的粮食肯定无法满足扬州百姓的需求。
萧蚩考虑到这一点,因此只在可控范围内,进行了募兵。
与王然不谋而合的是,萧蚩也在水军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原本萧蚩只有几千水军,战船一百多艘,可他意识到攻打金陵,必然会同鄂王、王然交锋,水战是不可避免的。
而且还会是决定性因素之一。
所以,萧蚩命麾下大将罗晟任水军都督,负责水军的操练和招募。
而另一边,鄂王也没闲着,他治理的荆州,要比萧蚩的扬州富庶的多,人口也要比扬州多上几十万。
尽管遭遇襄阳之败,但鄂王的实力并未因此伤筋动骨。
反而让鄂王认识到了自己军队的不足,开始进行了大练兵。
鄂王的水师这两年也在不断的扩充发展,兵力已经达到了两万五千人,大小战船一千艘。
论水军实力,在这江南水乡,鄂王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但鄂王并未因此而膨胀骄纵,他知道,就算水军实力处于绝对优势,可战场千变万化,以弱胜强的战例比比皆是,若是掉以轻心必将吃大亏。
好在卢阀已经同意出兵相助自己,这让鄂王多了几分底气。
而处于漩涡中央的吕直,在拉拢了谢阀加入自己的阵营之后,信心十足,大有睥睨天下的气势。
元宵节过后,胡魏派使者向大梁求和的消息,已经传遍了大梁的大街小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