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冉今天从京城过来的时候,还买了许多肉和菜,晚上招呼着庄子上的人一起聚了餐,也算是为明天开工的作坊庆祝一下。
吃饭的时候宋冉才想起之前皇上赏赐给她的百亩庄子,好像离这边也不是很远。
宋冉与刘管事说了庄子的事情,见他将这庄子打理的井井有条,就想交给他一起打理。
刘管事自然乐意,能者多劳,原本他打理这一个庄子也很清闲,现在多管一个庄子对他来说也不难。
宋冉带着二郎在庄子上住了三天,这三天她每日早起都会去作坊那边,每道工序她都详细的讲解了一遍又亲自盯着,这药材不比其他,操作的时候要格外注意,免得失了药效。
三天的时间,这作坊已经开始正式运作,生产出第一批药丸来了。
宋冉检查过后没什么问题,就命人将这些药丸都装入了之前定做好的瓷瓶内。
她回京城的时候顺便就将这第一批的药丸也带了回去,先放在杏林医馆试着卖卖,看看效果如何。
至于陈氏母女就留在了庄子上,这两日没什么事,也在作坊里帮忙,等过了年就让陈氏着手开始办豆制品作坊。
宋冉将事情都安排好后,就带着二郎回了京城,刚好今天下午大郎也该从贡院出来了,她能赶上去接他。
到了京城之后,她先去了杏林医馆,将那些药丸都交给了郑郎中,宋冉也定好了价格。
一瓶治伤寒的药丸三百文,这价格并不贵,这也是考虑到这京城里的百姓们,这定价太高百姓们也买不起。
除去人工和药材的成本,这一瓶也就能赚二十文,宋冉想做的是平价,薄利多销!
这第一批制作出来的药丸并不多,因为工人们刚刚接触还不熟练,一共也就只制出了三十瓶,每瓶十粒。
宋冉特意强调过,这药丸是治病用的,不比寻常的东西,一定要注意质量。
等工人们都熟练之后,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再去提升产量,当然还是质量放在第一位。
等这工人们都熟练之后,宋冉再让他们制作其他的药丸,比如说止疼的,还有金疮药等等。
郑郎中之前就听宋冉提起过要办药丸作坊的事情,这会儿见到宋冉带了这些药丸过来也很激动,他觉得这药丸绝对会卖的很火爆。
不过郑郎中也没想到,才一下午的时间,这治疗伤寒的药丸刚摆出来就被抢购一空。
百姓们听说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宋三娘 作品《农门丑女,相公竟成了摄政王》第375章 去接大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