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京城果真是不一样,守卫都比其它城镇严多了,而且没有路引还进不了城。
他们从清泉镇出来的时候,在赵大人那里拿到了路引,谢大郎要进京赶考,宋冉和二郎则是陪同的家眷。
谢大郎赶着马车到了城门前,前面有人排队,排到他们的时候,他将路引拿了出来,城门口的守卫看过之后,又核对了一下户籍,这才放他们进去。
一进城,宋冉就听到十分热闹的声音,她掀开车帘,路上人来人往,这衣着打扮都十分时尚,店铺林立,街上都是青石板路,这二三层的小楼随处可见,街道两旁还种着花草,这绿化做的还挺好,不愧是皇城。
这会儿已经快到晌午了,他们先找了一间酒楼吃了饭,然后去找了伢记准备先租间院子住下。
年后三月中旬会试才开始,他们最少还要在这里等上小半年,一直住在客栈太浪费而且也不方便,租个院子最省事了。
那伢记倒是能说会道,宋冉在他这里听到了不少关于京城的事情,只不过前面看的几个院子她都不是特别满意。
不是位置太偏,就是格局不好,住着不舒服,而且这京城真的是寸土寸金,就那偏僻的地方还要三十两一个月呢!
原本宋冉还想着,看到合适的院子买一座,但现在这价格真的是太贵了,她虽然将那两箱黄金都换成了银票,但在这京城里,这两箱黄金似乎还真是不够用了。
这伢记带着他们在京城里转了一下午,宋冉最后选了那间距离国子监只隔了两条街的小院子,院子里还宽敞亮堂一些,不过这一个月要五十两银子,宋冉直接先付了半年的。
谢大郎考中解元之后,清风书院的院长写了推荐信,他入京之后可以到国子监就读,等待春闱。
这国子监分为两部分,一大部分是达官显贵皇亲国戚的世家少爷,还有一小部分则是成绩比较好的,各省的解元比如谢大郎。
宋冉刚刚还特意打听过了,这国子监也收童生,只不过要参加考试,考试过了才能进去国子监读书。
但是听说这国子监的考试可是十分严格的,所以从国子监出来的学生,科考中举的比例特别高。
宋冉对二郎倒是有信心,而且这周边还有几家小学堂,就算考不中也可以先去那里读书。
刚租的院子,什么都没有,将行李从车上搬下来之后,几人又上了街。
锅碗瓢盆加上各种日用品和被褥,林林总总的加上今日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宋三娘 作品《农门丑女,相公竟成了摄政王》第249章 入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