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与国同休的九原侯,刘荣给的心甘情愿。
宣室阁内,不同于往日三三两两的廷议,今天很是热闹。
不但三公九卿都到了场,朝廷的大臣们也到了一大半。
今天与其说是廷议,不如说是朝议。
“丞相,”坐在他后面的王恢往前凑了凑,小声问栗奔:“倭国有这么重要吗,陛下竟然如此的重视?”
“当年东匈奴举族投降,陛下可都是没这么重视过。”
王恢眼中闪过一丝探求,打趣栗奔:“你是陛下的大舅,和陛下走的最近。要是有什么消息,可要告诉在下一声呀!”
栗奔摇头苦笑一声:“大行令未免也太看得起老夫了!”
“老夫虽然和陛下走的近不假,可是陛下的心思谁能猜得透?”
“不过要说陛下为何如此重视,”栗奔想起出征前刘荣说的那套说辞,身体微微往后一扬:“大概是倭国关系到朝廷的海防吧。”
“当年,陛下不是已经说过海域的重要性了吗?”
诸侯王明白了!
王恢恍然,暗暗点了点头。
“不错,诸侯王出海多年,是得防着他们点。”
王恢眼中透出羡慕的眼神,小声嘀咕:“不过,那也用不着封赏卫青与国同休呀!”
脸上的笑容如菊花绽放,栗奔低笑几声:“说了半天,大行令这是抱不平呀!”
“这倒不是。”赶紧否认,王恢解释一句:“卫青参与三次灭国之战,封赏什么都不为过。”
王恢还有一句话没说,那就是为何陛下先前赏赐都十分小心。
可是唯独这一次,却会如此。
就算是提防诸侯王,也不至于如此重的封赏吧?
不单单王恢是这个想法,朝中很多人也同样抱着这样的心思。
在那窃窃私语。
“陛下驾到~”
正说着,刘荣的身影从侧殿走了出来。
“臣等拜见陛下。”
见刘荣到了,殿内诸公纷纷行礼。
“都起来吧。”
刘荣脸上的笑意不减,笑呵呵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坐下说话。
“谢陛下。”
待他们都落了座,刘荣扫视殿内,满脸含笑开了口。
“你们应该都已经知道了,九原侯,朝廷的骠骑将军不远万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