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道:还是自己人好啊!
只有窦婴不以为然,知道这非但不是个好差事,反而是个苦活累活。
国内商贾背后大多有朝中大臣的影子,哪有这么好干?
不过话说回来,他栗贲本就是孤臣,只对陛下负责,自然不惧这些弯弯绕。
做起事来,顾及将会少的多。
陛下看似有失偏颇,将重任交于他,实则心思缜密,只为更好达到目的。
陛下,老谋深算呐!
栗贲洋洋得意在众人面前领了旨意,反应过来后却是一愣。陛下只说让监管商贾,并未言及其他。
商业法全赖丞相编纂,自己一无所知,何谈监管商贾?
看来,还得抽空请教一番窦婴这老小子才是。想到这,余光撇了一眼窦婴,坐塌而下。
“律法有度,方能正乾坤。”
“荀子说人性本恶,生而有好利焉。”
“须得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
“朕,深以为然。”
“一颗贪婪之心,”刘荣扫视殿内众人,肃穆道:“律法为制,使得屑小不敢再起贪念。”
“惩恶方能扬善。”
“而后,施以教化,谆谆教导使民从善。”
“陛下圣明。”
众人一拜。
又议了一阵廷议结束,刘荣叫住栗贲:“御史大夫留下,其他人下去吧。”
众人再拜,羡慕看了眼坐在那岿然不动,脸上满是得意的栗贲,退出殿内。
“大舅你来。”
待他们走后,刘荣笑着站起身,往侧殿走去,不忘交代栗贲一句。
栗贲赶紧起身,跟在身后。
君臣二人来到侧殿,刘荣拿起桌上一本厚厚书册,递给他:“这是朕令人编纂,关于市监局的详情。”
“你回去之后,照此办理。”
栗贲小心接过,翻看数页,诧异看向刘荣:“陛下这是?”
只见书册上,赫然写着专门应对商贾的一干官吏。上面一个词汇颇为新鲜,栗贲第一次得见。
看完后并不能理解。
城管,是干什么的?
权力很大吗?
陛下特意用朱笔标明,似乎很是重视。
“这是专门用于,处理商贾不法之事的官吏。”刘荣仿佛想到什么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