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国,哪个没有帝王之志,心存反叛?”
“他南越王,虽然派兵援助汉廷,可大舅可知,赵胡向朝廷称臣,转头回国就称帝。”
“国内呢?”
“诸侯各王,心怀鬼胎,不时作乱。他淮南王刘安的例证,不就在眼前吗?”
“朕,心力交瘁呀!”
栗贲关怀道:“陛下无忧,有臣在一日,臣便一日为陛下尽忠,为陛下解难!”
刘荣深受感动,喃喃道:“大舅之心,朕深感欣慰。”
放下羽觞,刘荣思索道:“上次大舅得了无妄之灾,替那直不疑挡了灾祸。”
“朕曾说过,早晚还是要重用大舅。今日,朕决意,这御史大夫一职,还是非大舅莫属!”
栗贲嘴唇蠕动,老泪纵横,起身拜道:“臣,谢陛下!”
栗姬笑意连连,对刘荣点头:“荣儿你,这才对嘛。不管怎么说,你大舅始终是自己人。”
“于公于私,他都会站在你这一边。会为你,排忧解难。”
娇哼一声,栗姬不屑哂笑:“不像那窦婴、韩安国,食君之禄,只知保全自身。”
“危难时刻,不见了踪影。”
又喝了几觞酒,刘荣说道:“这朝中大臣,行为有失检点,于礼不规。朕让卫绾招了儒家方正大儒,准备建设明堂。”
“规划礼制。”
“改改这混乱的局势。”
栗贲尚未开口,栗姬反问道:“此事为何不让你大舅去做,交给他儒家人士干什么?”
刘荣哑然失笑:“母后有所不知,克己复礼,是他儒家,一直以来的夙愿。”
“不妨,让他们深知礼仪之人去做。当然,大舅这边,儿臣会另任重任给他。”
“哦,是吗?”
“荣儿你,打算让你大舅如何做?”
栗姬询问道。
刘荣笑着开口:“母后您知道,朝廷划归天下,设有郡县。郡县之内,皆有邸,附有官员。”
“他们,负责传达朝廷旨意,传檄天下。”
“儿臣想,不妨将邸官的工作加大。”
“朝廷设置有司,置邸为报,告知天下人。”
纸张,少府正在制作,且工艺日渐娴熟。刘荣前些时日,就曾示意少府,采用流水作业的形式,进行制纸。
效果斐然。
除去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