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吟片刻,刘荣道:“以少府之力,一日可出多少?”
“以少府眼下规模,一日便可出纸百张。”单丘激动回答道。
在他看来,纸张如此之大,比简牍强了不是一星半点。百张之数,已经很可观了。
后世纸张,基本分为八种大小。
少府造出来的,为第五者左右。
而且,百张之数,太少了。
这其中,刘荣估计还是工艺的不成熟,所导致。
摇摇头,刘荣叮嘱单丘:“告诉少府,选取工匠千名,在长安城外临河处,独立造纸。”
“纸出过万后,由朝廷发布榜文,赠予天下有识学子。”
“至于以后造出纸张,售价几何。朕看,以每张三文钱售卖即可。”
纸张制作简易,并不繁琐。
材料,唾手可得。
没必要卖那么贵。
再者,刘荣也有意纸通天下,让大汉百姓,尽量都能买得起,方便识字。
这也是为了以后,开展蒙学,启迪民智,打下基础。
请示完纸张的事,单丘躬身退出。
去宣直不疑去了。
刘荣重新拿起狼毫笔,接着在纸张上,书写下去:
王道荡荡,不偏不党。
王道平平,不党不偏。
其直若矢,其易若砥。
君子之所履,小人之所视。
写完,刘荣搁下狼毫笔,用砚台压住一角。游走于广内殿,存放的浩瀚书简,挑选出一卷商君书。
席地而坐,摊开书简,研读起来。
商君,卫鞅。
乱世之中,入弱秦以图使秦强于六国,争霸天下,开始变法。
提出,强秦九论。
刘荣读来,深陷其中,不可自拔。
“彩!”
读到精彩处,忍不住喝彩。
“臣,直不疑,拜见陛下。”
直不疑进了殿,没见到刘荣,兜兜转转大半个宫殿,在一处藏书处,终于找到了读的兴起的刘荣。
刘荣笑着点头,没有起身的意思:“朕,有件事要与卿讲。今日,咱们君臣二人就席地而坐,敞开心扉来说。”
“如何?”
直不疑拱手行礼,道:“顾所愿,不敢辞。”
说罢,坦然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