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任何实权。
陛下虽然让他当了九卿之首,明摆着根本瞧不上他。
不过这职守,与他栗贲,倒也契合。
“张欧。”
“臣在。”
相较于喜出望外的栗贲,张欧就显得从容的多。
“朕命你为长史,以后襄助窦丞相,辅助处理朝廷一干事务。”
“卿,可否体察朕意?”
“陛下深意,臣当时刻铭记在心,不敢稍忘。臣,领旨谢恩。”
张欧恭敬行了一礼,朗声道。
长史,隶属于丞相之下。
按成例,长史就是候补丞相。
丞相有事,一般都会与长史相谈,并由他负责处理。
刘荣的意思,再明确不过。
张欧深知其职,比起九卿之首的太常,强了不知多少。
而且,成为长史,说明自己真正进入了刘荣中枢圈子。
其职,可限量乎?
“至于这大行令一职,王恢,由你接任。”
王恢出身边吏,深知边关,刘荣让他当大行令,恰如其分。
历史上,刘彻继位后,设计马邑之围,想要全歼匈奴大单于本部,就是王恢的建议。
虽然没有成功,王恢算是有所谋略。刘荣的意思,以后让他负责郭解等人,在匈奴刺探情报。
“臣,叩谢陛下隆恩!”
王恢的心情,不下于栗贲。
防守边关数载,一朝被天子提拔,升为九卿之一的大行令,如何让人不激动。
正事已毕,刘荣站起身来。
“好了,今日就说到这,退朝吧。”
单丘朗声宣读:“退朝~”
宣室阁
殿内,窦婴、韩安国与刘荣对视而坐。
窦婴拱手道:“陛下,如今朝会顺利进行,不知您下一步,打算如何?”
“先生时常教导:治大国,如烹小鲜。”刘荣笑着开口:“朕看欲办大事,先把前期工作做踏实了再说。”
“陛下的意思是?”
韩安国疑惑不解,问道。
“传国虎符自不消说,在太皇太后那。”
“现在唯有剩下两件事,可以做。”
“惩治贪官、治理钱币。”
“不过,贸然治理,难免不会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