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昂头抽泣,予以否决。
“奶奶没事,你父皇去了,奶奶只想在他去阳陵前,多陪陪他。奶奶不想让他,过于孤独。”
知道劝不住她,刘荣叹了口气,悄悄起身,来到殿外。
半个时辰后,刘荣身上带着些许烟火气息,端着一碗粥,走了进来。
来到窦太后身边后,刘荣将粥递到窦太后手上。
“奶奶,您一早都没进食,喝些粥吧。”
窦太后本没有胃口,念及难得刘荣有此孝心,点点头,喝了一口。
“这粥,好像和平常喝的不太一样。”窦太后喝了一小口,品评道。
“回奶奶,天色寒冷,孙儿在粥里特意加了些大枣,为您祛除风寒。”
窦太后难得露出一丝笑意,说道:“君子远庖厨,荣儿已经成为了皇帝,以后别再往火塘间跑了,啊?”
为她吹着粥,刘荣笑道:“眼看奶奶思念成疾,茶饭不思,孙儿心中着急。”
“只要您能吃些东西,孙儿宁可不当什么君子。”
窦太后抓着他的手,感动的说道:“好孩子,真是个孝顺的好孩子。荣儿如此淳孝,你父皇九泉之下,可以瞑目了。”
提及刘启,窦太后又忍不住垂泪凝噎起来。
十四日后,深夜。
刘荣身着素服,坐在宣室阁侧殿,怔怔的望着窗外出神。
窗外入目处,皆是缟素。
大行皇帝,刘启的灵柩,已经在白天,送入阳陵,妥善安葬了。
刘荣在灵柩送入阳陵后,颁布诏书:
尊窦太后,为太皇太后。
母妃栗姬,为皇太后。
太子妃陈娇,为皇后。
宫中其他先帝嫔妃,允许提前,先行前往各自皇儿封地,安度晚年。
就在刘荣望着窗外出神的时候,单丘走了进来:“陛下,窦丞相求见。”
缓过神,刘荣淡淡的说道:“让他进来吧。”
“诺。”
“臣,窦婴,拜见陛下。”
走过去,双手扶起窦婴,刘荣询问道:“先生深夜来访,有事?”
“禀陛下,先帝灵柩已经入了阳陵。虽说现在正值国丧期间,可陛下毕竟初登大位,臣想着,眼下诸侯各王都在京都。”
“您看,是否要举行一次朝会,以彰显天子威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