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的学子,单单长安城内,就不下几百人。”
满朝公卿,谁不想让自家孩子,进到学院读书?
“更不消说,陛下在民间,还要遴选一批人才,充当学子。这报名学子下来,只怕是不下两千人。”
这个时代,读书人少,专心研读兵法的,就更少了。
周亚夫说的两千余人,已经是很可怕的一个数字了。
这几个月,朝廷发出皇家布告以来,整个大汉,都被这个消息所震惊了。
在外游学的学子听说后,都要激动哭了,立刻兼程前往,往长安这边赶。
读书不易,游学更加不易。
很多人,为了求得先生教导,可谓是受尽了各种磨难。
朝廷办了官学,怎能不让游学的学子,欣喜若狂。
尽管道路不便,游学的学子,依旧是想尽各种办法,也要在入学遴选前,赶到长安。
这其中,条件好点的,可以坐马车,乘舟楫。
更多的,则是步行。
待到长安城,打听到学院位置,不少游学的学子,在附近搭建起了临时住所,以待遴选。
看起来,不论何时,学业都是第一位的。哪怕是在后世,家中父母为了孩子的学业,同样是就近寻找住所。
学校附近,不也成为了所谓的学区房?
“入学遴选,事关重大,条候要派人妥善安置,切不可闹出乱子。”
学子名额只有三百人,待考的,足有两千余人。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谁都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学识,不及他人。遴选考试过后,总会有人的成绩不如人意。
提前考虑,不为过。
周亚夫闻言,不以为然的说道:“殿下多虑了,难道学子们还敢闹事不成?”
看着周亚夫,刘荣心道,他们还真敢。
大汉学院入学遴选,进行考试,如同开天辟地一般,从未有过。朝廷,也没有相关的经验可谈。
可刘荣却知道,像这种事,尤其是第一遭,总会有人心存不满,出点乱子。
再加上,现在大汉对于百姓,那可不是一般的好。
大汉以德治天下。
遵循黄老无为之策。
刘恒即位的第二年,专门下了一道诏书,那份诏书不是很长,但是读起来比较费劲。
归纳起来,就